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诗句释义:

  1.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 春天已经到来,在青门外的柳树都呈现出黄色。一枝红杏从低矮的墙壁上探出来。
  2. 莺窗人起未梳妆。 清晨,鸟儿的鸣叫声打破了宁静,人们被唤醒了,但还没来得及梳妆打扮。
  3.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 绣花的帐子已经收起,象征着离别的梦境也随之结束。玉炉中袅袅升起的香气,似乎弥漫着孤独和寂寞。
  4. 闺中红日奈何长。 在闺房中,时间过得很慢,仿佛红色的太阳也在叹息它的漫长。

译文:
春天已经来临,青门外的柳树泛黄,一枝红杏悄然探出了低矮的墙头。清晨时分,窗外鸟儿的鸣叫声打破了宁静,人们被惊醒,却还未来得及梳妆打扮。绣花的帐子已经收了起来,象征着一段离别的梦境随之结束。玉炉中袅袅升起的香气,似乎弥漫着孤独和寂寞。在闺房中,时间仿佛变得格外缓慢,仿佛红色的太阳也在叹息它漫长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物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词的开头两句“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春风吹过,柳树泛黄,红杏从低矮的墙壁上探出头来。这两句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期待与渴望。

“莺窗人起未梳妆”一句,将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人物身上。清晨时分,鸟儿的鸣叫声打破了宁静,人们被惊醒,但还未来得及梳妆打扮,这种匆忙的状态恰好反映了人物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这里的“莺窗”和“人起”都是对春天的一种象征,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首词的背景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则进一步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绣花的帐子已经收起,象征着离别的梦境也随之结束。玉炉中袅袅升起的香气,似乎弥漫着孤独和寂寞。这里的“阑”、“空”、“寂寥”等词语,都强调了人物内心的空虚与无助。

“闺中红日奈何长”一句,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闺房中的时间仿佛变得格外缓慢,仿佛红色的太阳也在叹息它漫长的日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哀怨的情绪,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幅淡淡的离愁别绪图。词中的语言优美而富有意境,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