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闺小槛春光晚,柳浓花澹莺稀。旧欢思想尚依依。翠颦红敛,终日损芳菲。
何事狂夫音信断,不如梁燕犹归。画堂深处麝烟微。屏虚枕冷,风细雨霏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朱淑真,号幽兰居士,北宋时为太学生,工诗文,尤长于词,多抒发其孤寂的生活和强烈的哀怨之情。此诗写闺中女子春日怀人之情。
“幽闺小槛春光晚”,起笔写景。幽深的内室,小而矮的栏杆,春光已晚,景物清丽。这是一幅充满春意的图画,但画外之音却使人感到一种孤寂、惆怅。
“柳浓花澹莺稀”,紧承上句。柳叶茂盛,花朵凋零,莺歌渐少,春天已经消逝。这一句写景中透出一种凄凉感,使整个画面更加悲凉。
“旧欢思想尚依依”,转入抒情。“旧欢”指往日的爱情。虽然春色已逝,但作者心中仍存留着对往昔恋情的追忆。这种追忆是绵绵不断的,如依依的柳丝一般难以割断。这句既写出了旧情难舍,也写出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翠颦红敛”,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感受。“翠颦”是指女子的眉眼,“红敛”指女子的脸色。这里用“翠颦”和“红敛”两个形象来比喻自己内心的忧郁。翠眉微蹙,红颜不展,更显得愁眉苦脸,心如死灰。这种描写生动传神,把女子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终日损芳菲”,进一步写自己的愁闷。这里的“芳菲”是指美好的东西,即青春。作者整日在闺房里,无心打扮,终日对着镜中的自己发呆,感叹青春已逝,美丽不再。这种表现方式既真实又含蓄,使人深感同情。
“何事狂夫音信断?”这句问句是全诗的关键,它引出下句。这里的“狂夫”指丈夫,可能是由于丈夫外出或另有所爱而导致两人感情破裂。这句问句看似询问原因,实则在表达自己的失望和愤怒。
“不如梁燕犹归”,这句以梁燕自比,表示自己宁愿守着空巢,等待爱人归来。这里的“梁燕”是诗人对丈夫的别称,因为丈夫喜欢燕子,所以用“梁燕”来代称他。这句既是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也是对丈夫的期待。
“画堂深处麝烟微”,进一步描写环境。画堂深处,香气袅袅,但却没有丈夫的身影。这里的“麝烟”是指麝香燃烧产生的烟雾,象征着夫妻之间的亲密与温馨。这句既渲染了气氛,又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屏虚枕冷,风细雨霏霏”,最后两句写室内环境。屏风虚掩着,枕头冰凉,外面风雨交加,淅淅沥沥。这句既是对外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自己孤独生活的写照。这种描写既凄凉又凄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描写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她所处的环境,表达了她对旧情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不失文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