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秋天的傍晚,作者从篱笆门出来迎接微风的清凉。

三万里河东入海:形容河川的广阔。

五千仞岳上摩天:形容泰山的高耸入云。

遗民泪尽胡尘里:指中原人民在异族统治下的痛苦。

南望王师又一年:每年这个时候,都盼望北方的军队能够收复中原。

【译文】
辽阔的黄河奔流到大海,巍峨的泰山直插云霄。
中原百姓眼泪洒满了胡地,他们向南眺望着盼望王师。

【赏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眷恋之情,表现了一个爱国诗人深沉而执着的爱国情。

首联描写黄河和泰山,黄河波涛滚滚向东海流去,气势磅礴;泰山高耸入云,雄伟壮丽。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黄河和泰山的壮观,还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敬仰之情。

颔联以强烈的对比突出主题。“遗民”即中原人民,指沦陷区人民,“泪尽”即泪水干涸,形容痛苦之深。“胡尘”代指金人,这里用一个比喻,把侵略者和中原人民之间的矛盾比作黄河和泰山之间的巨大落差。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恢复失地的渴望。

颈联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他每年都在这个时候盼望北征的军队能够收复中原,表达出了他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期望。这种期待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尾联再次回到开头,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黎明的期盼和欣喜。他希望新的一天能够带来新的希望和可能,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泰山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