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解析:
1 诗句翻译:
-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 诗人远望着中原地区,那里的城外是荒凉的烟雾,有众多的城市被战争破坏。想起当年,那里有如花似柳的美丽景象,有宏伟壮观的建筑。
-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 在万岁山和蓬壶殿前,有华丽的装饰和音乐歌舞。
-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 时至今日,到处都是战马和骑兵,环境恶劣。
-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 军队和民众都在哪里?他们都被用来磨砺武器,而牺牲的人却只能被埋入沟壑中。
-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 感叹国家山河依旧,但是乡村却变得萧条荒凉。
-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 何时能够再次请求加入军队,一鞭直下渡过黄河洛水呢?
-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然而最终回来时,只能在《后汉书》中再续前人的汉阳游,只能骑着黄鹤归去。
- 译文:
远望中原,外有荒芜的烟尘环绕着许多破败的城市。回想起当年,那里有美丽的景色和壮丽的建筑。万岁山前有华丽装饰的环绕,蓬壶殿里有歌舞的音乐。现在,到处是战马和士兵,环境变得恶劣。军队和民众都在前线作战,牺牲的人只能被埋葬在沟壑中。感叹国家的山河依旧存在,但是乡村却变得萧条荒凉。何时才能再次请求加入军队,一鞭直下渡过黄河洛水呢?最后回到故乡,只能在《后汉书》中再续前人的汉阳游,只能骑着黄鹤归去。
- 诗句注释:
- “遥望中原”: 远处望向中国的土地。
- “荒烟外”: 指的是战争之外,即远离战乱的地方。
- “许多城郭”: 许多被战争破坏的地方。
- “花遮柳护”: 用来形容过去城市的繁华与美丽。
- “凤楼龙阁”: 指过去皇宫中的建筑,非常雄伟壮丽。
- “珠翠绕”: 形容装饰华丽繁复。
- “蓬壶殿”: 古代传说中的宫殿名。
- “笙歌作”: 表示歌舞升平的场景。
- “铁骑满郊畿”: 到处是铁甲骑兵,意味着军事压力巨大。
- “风尘恶”: 战争带来的恶劣环境。
- “兵安在?膏锋锷”: 问军队到哪里去了?是被用于战斗磨砺武器吗?
- “民安在?填沟壑”: 问百姓哪里去了?是被牺牲在战场上了吗?
- “江山如故”: 尽管战争发生,但国家仍然像以前一样存在。
- “千村廖落”: 形容农村一片荒凉,没有人烟。
- “何日请缨提锐旅”: 什么时候能再请求加入军队,挥舞长矛勇猛冲锋?
- “清河洛”: 清河和洛水,这里代指黄河。
- 赏析:
此诗是一首充满哀愁和忧国忧民之情的作品。诗中的“万里江山”和“千村寥落”描绘出一幅战争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通过对比往昔的繁荣和现在的凋敝,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留恋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人也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怀,即使在国家遭遇危机时,依然不忘自己的使命,期盼着国家的复兴和个人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