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毕,余无所之。朝廷已分遣六宫,又传江当禁渡。时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余有大病,仅存喘息。事势日迫,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会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独馀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睦,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庚戌十二月,放散百官,遂之衢。绍兴辛亥春三月,复赴越。壬子,又赴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金石录后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葬毕,余无所之。朝廷已分遣六宫,又传江当禁渡。(注释:埋葬完毕之后,我没什么去处。朝廷已经派遣宫女到各地,并传来江水将要禁止通行的通告。)
- 葬毕:指人死后下葬完毕。无所之:没有地方可以去。
- 朝廷已分遣六宫:朝廷已经分配了后宫人员去各地。
- 又传江当禁渡:又有消息说长江要禁止船只过河。
时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注释:此时还有书籍两万卷,金石刻两千卷,餐具、床褥等可以接待一百位客人,其他的贵重物品也是相当可观的。)
- 时:这个时候。
- 犹有:还有。
- 书:指书籍。
- 金石刻:指刻有金石文字的物品。
- 器皿、茵褥:指的是各种精美的餐具和床上用品。
- 百客:一百位客人。
- 他长物:其他的物品,即“他”指除上述之外的所有财物。
- 称是:相当可观。
余有大病,仅存喘息。(注释:我身体非常不适,只能勉强支撑着呼吸。)
- 余:我。
- 大病:严重的疾病。
- 仅存喘息:勉强还能喘气。
事势日迫,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会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送行李往投之。(注释:形势一天比一天紧迫,想起侯有一个妹妹的丈夫任兵部侍郎,现在正在洪州,于是派人把行李送过去让他投奔他。)
- 事势日迫:形势一天天紧张。
- 念侯:思念侯(这里指陆游的朋友侯蒙)。
- 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侯有一个妹妹的丈夫是兵部侍郎,即侯蒙曾任此官。
- 从会:在会稽这个地方聚会。
- 洪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 遂遣二故吏:于是派两个过去的下属官员去。
- 先送行李往投之:先送行李去投奔他。
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注释:冬季十二月,金军攻破洪州,于是全部抛弃了,那些连船渡河的书籍,又被风吹散得像云烟一样了。)
- 冬十二月:冬季的12月。
- 金人:指金国的士兵或军队。
- 陷洪州:攻破洪州城。
- 尽委弃:完全抛弃了。
- 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像古代那种用船连接起来的运送书籍的方法。
- 又散为云烟矣:又被风吹成云朵般的烟雾散掉了。
独馀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注释:只留下了少量的轻薄小卷轴,其中有李白、杜甫的作品、韩愈、柳宗元的文集、《世说新语》、《盐铁论》、汉代和唐代的石刻副本数十轴;还有三代时期的鼎和鼐十件器物,南唐时的写本书几箧,偶尔因生病而拿来看时,这些宝贝就都放在卧房里。)
- 少轻小卷轴:数量不多的卷轴。
- 写本李、杜,韩、柳集:指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以及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散文作品的手稿。
- 《世说》:指《世说新语》,是一本记载魏晋时期人物轶事的书。
- 《世说》《盐铁论》:即《世说新语》和《盐铁论》。
- 汉、唐石刻副本:汉代和唐代的石刻复制品。
- 三代鼎、鼐十数事:指商周时期的青铜鼎和壶等文物。
- 南唐写本书数箧:南唐时期的手抄书籍。
- 偶病中把玩:在生病时偶尔翻阅。
- 搬在卧内者:被搬到卧室内来观看。
- 岿然独存:依然存在且完好无损。
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注释:上江(指江西上饶)已经不能去了,而且敌情难以预料,我的兄弟迒是个敕局(皇帝的命令发布机关)的删定官,我就去投奔他。)
- 上江:指江西上饶一带。
- 不可往:不能前往。
- 又有虏势叵测:又有敌人势力难以预料的情况。
- 敕局:指皇帝的命令发布机构。
- 删定官:负责编辑和审定典籍的官职。
到台,台守已遁。(注释:到达官府时,守台的人已经逃跑了。)
- 到台:到达官府。
- 台守:官府的负责人。
- 已遁:已经逃走了。
之剡,出睦,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注释:到了剡县,出来睦州,又扔掉衣服被子,逃向黄岩县,租船进发海上,投奔朝廷。)
- 之剡:到剡县(今浙江嵊州)。
- 之剡:出来睦州(今浙江新昌)。
- 弃衣被:扔掉衣服和被子。
- 黄岩:地名。
- 雇舟入海:雇船出海。
- 行朝:这里指南宋朝廷所在地临安(今杭州)。
时驻跸章安。(注释:当时皇上驻扎在章安(今浙江金华)。)
- 驻跸:皇帝临时停留居住的地方。
- 章安:古地名。这里指当时的临安(今杭州)。
从御舟海道至温,又之越。(注释:从御船沿海路到温州,又到越州。)
- 从御舟海道至温:随驾船沿海路到达温州。
- 又之越:又到了越州(今浙江绍兴)。
庚戌十二月,放散百官,遂之衢。(注释:庚戌年十二月,将官员们全部遣散,然后到了衢州。)
- 庚戌:农历年份名。此处指具体年份。
- 放散百官:将官员们全部遣散。
- 遂之衢:于是来到了衢州(今浙江衢州)。
绍兴辛亥春三月,复赴越。(注释:绍兴辛亥年的春季三月,再次回到越州(今浙江绍兴)。)
- 绍兴辛亥春三月:绍兴辛亥年春季三月。
- 复赴越:再次回到越州(今浙江绍兴)。
壬子,又赴杭。(注释:壬子日,又前往杭州。(这里的“杭”可能是指现在的杭州)
- 壬子:农历干支纪年的某一天。此处指具体日期。
- 又赴杭:又到了杭州(今浙江杭州)。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面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他仍选择坚强地面对生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与家人团聚。这种积极面对挑战的态度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