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注释】
师师令:词牌名。
香钿宝珥(ěr):指首饰。钿,镶嵌的装饰品。古代女子多以金、玉、翠羽等制成各种形制的首饰,称为“钿”。钗,妇女的一种发饰,用金、银、铜等制作,呈柱状,插在头上。耳,即耳坠,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一般由金属制成。
菱花:镜。
蜀彩衣长胜未起:蜀锦制成的衣服比未起床时还鲜艳。
桃李:泛指美丽的女子,喻指京城中的美女。
东风:春风。
清歌:歌声清脆悦耳。
唇一点:嘴唇涂了一点脂粉。
残英:凋谢的花瓣。
【赏析】
这首《如梦令》,是北宋晏殊所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阕写春景,下阕借问春风,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词语言明快清新,风格自然朴素,意境优美。
词的开头一句:“师师令”,点名题目,也交代了此词作于师师生日。师师是北宋著名歌伎,当时京城有“红面师师”之誉。“香钿宝珥”,指首饰,这里是指师师华贵的首饰。“拂菱花如水”,“如水”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镜子的光泽像流水一样明亮,也写出了梳妆打扮后容光焕发的女子的神态,更显出女子的美丽娇艳。“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这两句说大家学习化妆,都称赞她符合时尚,她的肌肤天生就像春天一样美丽。“粉色”,指女子的皮肤。
“蜀彩衣长胜未起。”这句是说师师的衣服色彩艳丽,穿在身上比没起床时还好看。“纵乱云垂地”,意思是说即使云朵像散乱的丝帛一样飘落在地上,也比不上她的服饰之美。
词的下阕:“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这里作者把京城的美人儿同春天的美好景色相比,赞美她们的姿容和风韵,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桃李”,指春天的景色。“都城池苑”指的是京城里的宫殿园林。“东风”,这里比喻的是春天的温暖和生机。“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意思是说不需要用扇子挡住清亮的歌声,那嘴唇上的脂粉一点儿也不比珍珠大。
“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最后一句是说自己思念远方的人。“残英”,是已经凋谢的花朵。“月坠”,指月亮落下了。“寄此情千里”,意思是说把思念之情寄托到千里之外的那个人那里去。
整首词语言明快清新,风格自然朴素,意境优美。特别是“菱花”、“乱云”、“东风”、“清歌”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全词显得十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