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整体感知,然后结合重点句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注意要语言简明,要点齐全。本题中,“清明”是节令名,指二十四节气之一;“桃李笑”,指桃花、李花盛开,形容春天万物生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龙蛇蛰”,指春雷惊醒了冬眠的龙蛇,比喻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人乞祭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意思是:在祭祀之余,人们往往对妻子儿女娇声媚语,而那些读书人宁愿选择自焚也不求高官厚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意思是:千百年来谁能知道谁贤能,只见满眼的荒草长满山坡。
【答案】
(译文)
节日清明桃花李花笑盈盈,野外田野只长愁绪无生气。惊雷震动天地惊动了潜伏的龙和蛇,细雨滋润郊野草木变得柔顺又嫩绿。人们祭祀过后妻妾儿女撒娇卖俏,读书人宁愿自焚也不去谋求官职。贤者与愚者千百年来谁是谁,满眼蓬蒿丛中埋没了多少英豪。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时的一个清明节,诗篇开头即点出时序,以“清明”冠名,既切题意,也启人神思。首联“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写的是清明时节,正是桃花李花开得正旺的时候,田野上却只有荒凉的坟墓。这一句通过对比来表现作者内心的忧愁。颔联“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写的是春雷震醒了沉睡的冬眠动物,雨水充足使得郊野的原野变得湿润柔软。这一联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作者对生命复苏的喜悦。颈联“人乞祭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写的是人们祭祀之后对妻子儿女娇声媚语,而那些读书人宁愿选择自焚也不求高官厚禄。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以及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尾联“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写的是千百年来谁能知道谁贤能,只见满眼的荒草长满山坡。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全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开阔壮阔,语言朴实自然,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