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光,五千二万。堤防不测无常限。假躯抛下落黄泉,平生应变时间赞。
顿觉灵峰,真超彼岸。蜕形归去升云汉。天元过了去无来,踏莎行者人难赶。

踏云行

七十年光,五千二万。堤防不测无常限。假躯抛下落黄泉,平生应变时间赞。

顿觉灵峰,真超彼岸。蜕形归去升云汉。天元过了去无来,踏莎行者人难赶。

注释:

  • 踏云行:一种道教修炼方法,通过修炼达到飞升成仙的境界。
  • 七十年光:指人的一生有七十年的时光。
  • 五千二万:指人一生中经历的岁月和遭遇的事情。
  • 堤防不测无常限:意指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如同堤岸上的水流无法预料何时会泛滥。
  • 假躯抛下落黄泉:意指人死后,身体会被埋葬在黄泉之下,成为尘土。
  • 平生应变时间赞:意指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应对各种变故,获得人们的赞美。
  • 顿觉灵峰:意指突然觉悟到了灵山的奥妙。
  • 真超彼岸:意指达到了超越生死的境界。
  • 蜕形归去升云汉:意指脱去凡胎俗骨,回归到天界。
  • 天元过了去无来:意指天道循环,过去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人生苦乐参半、修行成仙的诗歌。诗人以“踏云行”为题,表达了对人生修行和成仙境界的思考。
    首句“七十年光,五千二万”,以数字形式概括了人生的漫长岁月和丰富的经历。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充满不确定性,如同堤岸上的水流无法预料何时会泛滥。
    次句“假躯抛下落黄泉”,则进一步揭示了人死后的身体将归于尘土,成为尘土的命运。这既是一种悲哀,也是对生命的无奈和接受。
    三、四两句“顿觉灵峰,真超彼岸”,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领悟。他顿悟到了灵山的奥妙,并超越了生死的境界。这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作者的修行成果。
    五、六两句“蜕形归去升云汉”,则描绘了诗人脱去凡胎世俗,回归天界的意境。这是一个充满神秘和庄严的画面,也象征着作者的修行成果。
    最后两句“天元过了去无来”,则表达了对天道轮回的理解。他认为过去的事情不会再发生,这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然而,这也表明了修行者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描述和修行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修行的思考和感悟。它既有对人生的哀愁和无奈,也有对修行成功的欢喜和期待。这种深沉的思考和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