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扑地莺声近。柳絮如绵烟草衬。双鬟玉面碧窗人。一纸银钩青鸟信。
佳期远卜清秋夜。桐树梢头明月挂。天公若解此情深,此岁何须三月夏。

菩萨蛮 · 玉楼春答紫竹

绿阴扑地莺声近。柳絮如绵烟草衬。双鬟玉面碧窗人。一纸银钩青鸟信。

佳期远卜清秋夜。桐树梢头明月挂。天公若解此情深,此岁何须三月夏。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规”、“重叠”、“江城子”等。是唐代教坊曲的曲牌名,因李白作有《菩萨蛮》五首而著名,后用作词调。双鬟:指女子的头发,鬟即环形发饰。

玉楼春:词牌名。

答紫竹:回赠紫竹的人。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闺怨词,通过描写一个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景,表达了对丈夫深深的爱意和对爱情的执着。全词以写景起头,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里等待情人的场景,然后转入写女子的内心情感,最后又回到写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开头一句“绿阴扑地莺声近。”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绿荫覆盖大地,莺声婉转,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感觉。接着“柳絮如绵烟草衬。”描绘了杨柳飘飘的美景,柳絮像棉一样轻柔,与烟草相互衬托,更显得美丽动人。这里的“双鬟玉面碧窗人”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外貌。

“一纸银钩青鸟信。”则是说女子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书信,信中的内容如同银钩一般优美,让人读之忘怀。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女子收到书信的情景,也表达了女子对书信内容的喜爱和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佳期远卜清秋夜。”则是说女子在夜晚等待着情人的到来,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这里的“清秋夜”既指季节,也指时间,表示女子在等待情人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夜晚。

最后两句“天公若解此情深,此岁何须三月夏。”则是说如果上天能够理解女子的情感深重,那么这个年份不需要等到三月的夏天就可以见到情人了。这里的“天公”指的是命运或天意,表达了女子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坚持。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女子的描绘和对爱情的表达,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相思主题,即通过描绘景物、人物和情感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