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欲晓时。夜游人倦总思归。更须冰蛹替挼丝。
玉篆古文光灿烂,花垂零露影参差。月寒烟淡最相宜。
译文:
灯火已经熄灭,天快亮了。夜游的人感到疲倦,总想回家。更必须冰蛹代替揉搓丝线。
玉石篆刻的古文光芒灿烂耀眼,花垂下零散露珠影参差。月寒烟淡最相宜。
赏析:
此词上片写夜晚景色,下片写清晨景象。
“灯火阑珊欲晓时”,点出“夜”字,写夜晚的灯火已尽,天将拂晓。“阑珊”,形容灯光微弱。“欲晓”,即将要天亮。词人把“灯”和“火”连用,是说灯火已经全部熄灭。“夜游人倦总思归”,是说游人因疲倦而思家。“夜游”,泛指夜间出来游玩的人。“倦”,疲劳。“归”,回家。
词人接着以设问的语气说:“更须冰蛹替挼丝。”这是在说,如果还不想睡觉,就只好让冰茧来代替自己揉搓丝线了。“须”,必须的意思。“冰蛹”,即冰茧,一种纺织物。“挼”,搓的意思。“丝”,丝织物。“丝线”,指蚕丝。这里借指丝绸、锦缎等贵重的织品。“更”,再,也。“替”,代替。“挼丝”,指代人做衣服或绣东西。“更须冰蛹”,意思是说,如果还想继续玩耍,就得请人来代替自己做活,换掉自己的丝线了。“玉篆古文光灿烂”,是说玉石篆刻的文字光芒闪耀。“玉篆”,刻有文字的玉器或玉制品上的花纹,即玉文。篆,一种古代字体,刻成圆形的。“古文”,指篆文。“光灿烂”,光彩夺目,光辉灿烂。这里是说篆文像宝石一样发着光。“花垂零露影参差”,是说花儿下垂的露水映照着它们的影子,参差不齐。“花垂”,花下垂的样子。“零露”,指晶莹的露水。“影参差”,影子不整齐。这里是说露水在阳光照耀下闪动着晶莹的光,使花朵的倒影显得参差不齐。“玉篆古文光灿烂,花垂零露影参差。”“更须冰蛹替挼丝”“玉篆古文光灿烂,花垂零露影参差”,都是从视觉角度描写夜景。
“月寒烟淡最相宜。”最后两句,写晨间景物。“月寒”,指月亮明亮如洗,月光清冷。“烟淡”,指烟雾清淡。这里借指早晨的雾气,因为早晨常常有淡淡的雾气。“最相宜”,“最”表示程度,“最相宜”是说最适合。这里的“相宜”是形容词作动词使用。这句的意思是说,最适宜的景色就是月色与雾气相互配合,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玉篆古文光灿烂,花垂零露影参差,月寒烟淡最相宜。”词人从视觉角度描写夜景,到此处突然转入写景状物,由静态转为动态,又从白天转到夜晚,前后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词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内心的喜悦之情。
本词上片写夜之景色,下片写晓之景色,上下片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描写夜景和晓景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同时体现了他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