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莺花都过了,晓来雪片犹零。嵩阳居士记行行。西湖初水满,遥想縠纹生。
欲为海棠传信息,如今底事长醒。不应高卧顿忘情。留春春不住,老眼若为明。
【注释】三月:指初春时节。莺花:泛指春天的景色。嵩阳居士:晁以道,字端友,汝州人,北宋末年宰相蔡京的门客。行行:形容步履蹒跚的样子。縠纹生:形容湖水波纹荡漾。高卧:指悠闲自得的生活。
【赏析】词题中“见和答韩文若之句”表明是晁以道写给韩文若的诗,韩文若又作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曾任右仆射,封魏国公,谥忠献。这首和诗,是晁以道对韩琦所作《临江仙·其一》的酬答之作。上阕开头写景,“三月莺花都过了,晓来雪片犹零”,意思是三月里莺飞草长、花开如簇的景象都过去了,可是一大清早却下了一场大雪,雪花依然飘洒不停。这两句既是对原诗景物描写的回应,又暗合了原词的题意。下阕开始即用“欲为海棠传信息”点明酬答的内容,“如今底事长醒”,意思是为何要借酒浇愁呢?“不应高卧顿忘情,留春春不住,老眼若为明。”最后两句是说,不应该整天高卧不起,而应该有所作为。“留春”即留住春天,这里指春天不老,人们应该奋发有为。“老眼若为明”,是说年迈的眼睛应当明亮起来,表示自己要振奋精神,积极进取。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写情,中间过渡自然。作者把对友人的敬爱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融在一起,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