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参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下临湖海见三州。落霞横暮景,为客小迟留。
卷尽微云天更阔,此行不负清秋。忽惊河汉近人流。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琼楼。
临江仙·其一
乙卯八月九日,南山绝项作台新成,与客赏月作
【注释】:
乙卯:宋徽宗政和年号。
绝项:山名,在今安徽当涂东南。
南台:指南郊坛。
【赏析】:
此词为作者于政和八年(1118)八月九日在南郊作的一首赏月词。
上阕写登高之所见。起首二句写登高所见。“绝顶参差千嶂列”,极尽其势。万山千嶂,参差错落,犹如一幅巨大的屏风,屹立在天地间;而“不知空水相浮”一句,则又写出了这层屏障之高远。“下临湖海见三州”,从高处俯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落霞横暮景”,是登高望远时所见的景色。“落霞”、“横暮景”等词语的使用,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晚霞映照下的壮丽景色之中,感受着那无边无际、浩渺苍茫的宇宙空间。
下阕写赏月之怀想。“卷尽微云天更阔”,是说在欣赏完美丽的晚霞后,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已经升起,把天空都照亮了。“此行不负清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赏月之旅的满足与愉悦之情。他觉得自己没有虚度光阴,而是真正地体会到了秋天的美景,领略到了人生的真谛。“忽惊河汉近人流”,这一句既写出了月亮的高悬,也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因为此时正是中秋之夜,人们常以月亮来比喻亲人或朋友。而在这里,“忽惊河汉近人流”一句,则又让人联想到那些远在他乡的亲人或朋友,他们或许也在仰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彼此。
最后两句则是全词中的点睛之笔。“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琼楼。”意思是说,虽然身处高楼之上,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那遥远的星空和无尽的宇宙。而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也可以尽情地欣赏着那一轮明亮的月亮,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