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菊碎榛丛,地僻柴门静。谁道村中好客稀,明月和清影。
天地一蘧庐,梦事慵思省。若个知余懒是真,心已如灰冷。
卜算子
菊花凋零榛草丛生,偏僻的柴门很安静。谁说村中好客的人稀少?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清幽的身影。
天地之间像一间草庐,梦中的事情懒得思考。谁知道我的懒散是真的,心已经变得冷淡和冷。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本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者称“卜算子”,仄韵者称“卜算子令”。此为平韵格。
时菊碎榛丛:时,指时间;菊,指菊花;碎,指凋落;榛,一种灌木;丛,聚集。时菊即时局或时代。
地僻柴门静:地僻,指偏僻;柴门,指简陋的房屋的门;静,安静。
谁道村中好客稀:谁,指何人;道,认为;村中,指村中之人;好客,指喜爱接待客人;稀,指稀少。
明月和清影:月,指月亮;和,调和;清影,清朗的影子。
天地一蘧庐:天地,指自然;蘧庐,古时用草、木等编成的一种遮蔽风雨的简陋房屋;一,代词,指自然;蘧庐,指自然的庇护所。
梦事慵思省:梦事,指做梦之事;慵思,指懒散的思考;省,反省。
若个知余懒是真:若个,指什么;知道,了解;余,我;懒是真,指真正的懒惰。
心已如灰冷:心,指心境或内心;如,比;灰,指冷漠、消沉;冷,冷淡、冷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词作。上阙描写了作者在僻静的山村过夜的情景,下阙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全词以“明月”为中心主题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