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对起,象阙端门云雾里。千嶂排空,虎节龙旗指顾中。
箫韶妙曲,我试与听音韵足。借问谁传,松上清风石上泉。
”`
两峰对起,象阙端门云雾里。千嶂排空,虎节龙旗指顾中。
箫韶妙曲,我试与听音韵足。借问谁传,松上清风石上泉。
注释
- 两峰对起:形容两座山峰相对而立,气势雄壮。
- 象阙端门: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此处用以形容望韵亭的宏伟壮观。
- 千嶂排空:形容山势连绵不绝,仿佛要穿越云层一般。
- 虎节龙旂:象征权力和威严的标志,这里可能指的是望韵亭上的装饰或旗帜。
- 箫韶妙曲:比喻优美的音乐或乐曲,可能是在描述登临望韵亭时所听到的音乐。
- 借问谁传:询问这些美好景象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 松上清风:形容环境清新,空气纯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石上泉:描述泉水从石头上涌出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自然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望韵亭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画面。首句“两峰对起”就奠定了整个诗的基调,表现了望韵亭的壮观和高耸入云的山势。接下来的“象阙端门云雾里”进一步描绘了望韵亭的神圣与庄严,云雾之中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千嶂排空”则形象地描绘了望韵亭四周群山连绵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紧接着的“虎节龙旗指顾中”,不仅形容了山上的装饰,也可能隐喻了亭中的某种权威或者尊贵的象征。
“箫韶妙曲”则引入了音乐元素,通过音乐这一媒介,诗人似乎试图传达更为深远的情感和思考。“我试与听音韵足”表达了诗人亲身体验并欣赏音乐的情景,而“借问谁传”则引入了一种探询的意味,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探求性。
最后两句“松上清风石上泉”,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更为宁静和自然的部分,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逃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减字木兰花·登望韵亭》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有壮丽山水又有悠扬音乐的理想境地,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