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光中玉漏清。小梅疏影水边明。似梅人醉月西倾。

梅欲黄时朝暮雨,月重圆处短长亭。旧愁新恨若为情。

下面是对苏轼《浣溪沙·璧月光中玉漏清》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词的原文
    璧月光中玉漏清,小梅疏影水边明。
    似梅人醉月西倾。
    梅欲黄时朝暮雨,月重圆处短长亭。
    旧愁新恨若为情。

  2. 译文

  • 在月光照耀下清澈的玉壶中,时间仿佛也变得清晰起来,小梅花的影子映照在水边,显得格外明亮。
  • 仿佛有一个人因陶醉于这美景而醉酒,月亮向西倾斜,将光芒洒向大地。
  • 当梅花快要开黄时,早晨和晚上都会有雨水降临,而月亮最圆的时候,就会有一个长亭出现。
  • 新旧的忧愁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难以言说的情感。
  1. 赏析
  • 情景交融:这首词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 意象丰富:全词通过对“璧月光”、“玉漏清”等美好景象的描绘,以及“小梅疏影”、“醉月西倾”等生动画面的呈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同时,“月重圆处短长亭”等意象的运用,也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浪漫色彩。
  • 情感深沉:虽然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但作者并未停留在单纯的景物描绘上,而是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旧愁新恨的无奈之情。这种情感的深沉和复杂,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浣溪沙·璧月光中玉漏清》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更体现了他对生活、时间和情感的独特理解与思考。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