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南楼上,面婵娟、恰对新妆。谁凭阑干处,笛声长。追往事,遍凄凉。
看素质、临风消瘦尽,粉痕轻、依旧真香。潇洒春尘境,过横塘。度清影,在回廊。

亭前柳

拜月南楼上,面婵娟、恰对新妆。谁凭阑干处,笛声长。追往事,遍凄凉。

看素质、临风消瘦尽,粉痕轻、依旧真香。潇洒春尘境,过横塘。度清影,在回廊。

注释:

拜月南楼上,面婵娟、恰对新妆。谁凭阑干处,笛声长。追往事,遍凄凉。

注释:

拜月楼,是苏州旧时的一种建筑形式,有“拜月”二字,故称“拜月楼”。这里指的是拜月楼上的女子。她们梳妆打扮,站在栏杆边吹笛子,笛声悠扬而哀伤。她们追忆着过去的事情,心中充满了凄凉。

看素质、临风消瘦尽,粉痕轻、依旧真香。潇洒春尘境,过横塘。度清影,在回廊。

注释:

看着自己美丽的容颜,在春风中渐渐消瘦,但是粉腮的痕迹依然保持着清香。她身处一个繁华的世界,但却被春天的尘埃所覆盖,只能穿过横塘而过。她的身影在回廊中显现出清丽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以亭前柳为主题,通过描绘拜月楼上女子的美貌和气质,以及她所处的环境背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对女子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渲染,表达了自己对女子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