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青青河畔草,秋死严霜春满道。又不见天边日,薄暮入虞泉,晓来复更出。
匆匆年光不相待,桑海由来有迁改。人生荏苒百年间,世上谁能驻光彩。
秦皇汉武希长生,区区烟雾求蓬瀛。骊山茂陵皆蔓草,悠悠千载空含情。
荣枯自有主,富贵不可求。正值百花飞似雪,如何不饮令心忧。
【注释】
君:对对方的尊称。又:表示追述的语气。
青青河畔草:指长年生长在河边的野草。青,指颜色发青;草,泛指草木。
秋死严霜春满道:指草木在秋天凋零,在春天又重新茂盛。严霜,指严寒的秋霜。
天边日:指从天边升腾而起的太阳。
薄暮入虞泉:夕阳西下时进入虞泉。虞泉,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晓来复更出:早晨起来又升腾起一轮太阳。晓,清晨。
匆匆年光不相待:时光迅速流逝,不容等待。不,否定词。
桑海由来有迁改:指世事变化无常。桑、海,古代常用作天下的代称。
荏苒百年间: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荏苒,同“荏苒”,时间推移的样子。
世上谁能驻光彩:世上有谁能够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光彩呢?驻,停留。
秦皇汉武希长生: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希望长生不死。希,渴望。
区区烟雾求蓬瀛:他们只是迷恋于神仙仙境,而不知神仙是虚幻的。区区,这里指渺小。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瀛洲,传说中仙山名。
骊山茂陵皆蔓草:骊山和茂陵上都已经长满了杂草。骊山,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市东南。茂陵,汉武帝陵墓名。
悠悠千载空含情:漫长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一千年之久,但那些地方依然充满了悲凉之情。悠悠,漫长的意思;含情,充满情感。
荣枯自有主:草木的生长和衰败都是由它们自己决定的。荣,繁茂;枯,衰败。
富贵不可求:富贵是无法强求的。
正值百花飞似雪:正当盛开的百花就像飘落的雪花一样。
如何不饮令心忧:为什么不能开怀畅饮,让忧愁消散呢?
【赏析】
《将进酒·君不见》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通过咏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全诗语言豪放洒脱,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豪迈的气势和奔放的情感,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民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把个人在宇宙空间中的短暂生命同永恒的大自然规律进行了比较,指出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采用了对比映衬的方法,前四句写自然界的变化无穷,后四句写人世的沧桑巨变。这种强烈的对比和映衬,有力地突出了诗人要人们及时行乐的主题思想。
此诗首句以“见”字领起,“青青河畔草”以下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自然景物,并借此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青青河畔草,秋死严霜春满道。”诗人用“青青”来形容河边的草色,这是对景物的真实感受,也是诗人主观色彩的体现。青青,形容草色鲜艳。河畔草色青青,是说草色始终是青青的。秋死严霜,是说秋霜降临后草叶枯黄而死。春满道,是说春天来临的时候草又长满了道路。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四季分明的草原风景画。诗人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接下来两句:“又不见天边日,薄暮入虞泉,晓来复更出。”诗人用两个“又”字和两个“不见”字,加强了诗句的节奏感,使诗句更加富有韵味。天边的太阳每天升起又落下,傍晚时分太阳就进入了虞泉(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早晨醒来太阳又升腾起来。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天边日比作仙人居住的地方,把太阳比作仙人的化身。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寓意着人生如梦如幻,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只有及时行乐才能把握住美好时光。最后两句:“匆匆年光不相待,桑海由来有迁改。”诗人用两个“匆匆”(时间匆忙)和两个“迁改”(变化)字,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美好时光的短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人生易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的第二部分是第四、五、六句:“荣枯自有主,富贵不可求。正值百花飞似雪,如何不饮令心忧。”这里诗人用三个“自”字和两个“不可求”字,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无法强求的无奈之情。诗人通过对荣枯和富贵的不同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用“正值百花飞似雪”七个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这里的“飞”字和“似”字,既写出了花的飘动状态,也写出了花的颜色洁白美丽。诗人用这七个字赞美了春天的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诗人并没有沉醉在这美丽的春景之中,而是用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之情。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人生易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最后两句:“如何不饮令心忧?”诗人用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易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易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和对人生美好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