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枝叶漫推寻,到底根株只在心。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闻象山论学语有得

探究宋代诗人李伯敏诗作深层含义

  1. 诗词原文
    纷纷枝叶漫推寻
    到底根株只在心
    莫笑无弦陶靖节
    个中三叹有遗音
  2. 译文解读
  • 纷纷枝叶漫推寻:形容事物纷繁复杂,难以一一探究。
  • 到底根株只在心:强调学习的真正核心在于内心,而非外在表象。
  • 莫笑无弦陶靖节:比喻那些看似无用却蕴含深意的人或事。
  • 个中三叹有遗音:表达对学问深邃之处的感慨和领悟。
  1.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听闻、听见,这里指阅读、了解某事物。
  • 象山:指宋代理学家朱熹,象征学术思想。
  • 论学:讨论学问,探讨学术问题。
  • 语有得:话语中有所得,即通过对话或交流有所领悟。
  1. 诗句解析与文化背景
  • 纷纷枝叶漫推寻:反映了学者面对知识时的态度和方法,即不满足于表面的了解,而是深入探索,挖掘其背后的真理。
  • 到底根株只在心:强调学习应注重内在的理解与感悟,而非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积累上。
  • 莫笑无弦陶靖节: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对“无用”之物的评价,即看似无用的事物可能包含深刻的智慧。
  • 个中三叹有遗音:表达了诗人在深刻领悟学问真谛后的内心感慨,感叹学问之美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1. 现代视角下的应用与启示
  • 终身学习:鼓励现代人持续学习,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内心体验: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 超越表面: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超越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探究其本质和价值。
  1. 结语
  • 总结:这首诗通过对学习和思考过程的描绘,传达了对知识和学问深刻理解的渴望,以及通过交流和反思实现个人成长的理念。它不仅是对古代学者精神的赞颂,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追求卓越、不断进步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