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木,原名谈迁,清代诗人
谈迁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和诗人。他是浙江海宁人,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后来因明朝灭亡而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为“江左遗民”。
谈迁的诗作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风格。《渡江》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深刻感悟。这首诗首联抒发了长江依旧流淌,但南明王朝已经灭亡的情感;颔联则描绘了南明虽然有抗清志士,但王朝的腐败最终导致其灭亡的厄运;颈联则展现了明亡后镇江气象荒凉的景象。此外,谈迁还著有《国榷》,这是一部关于明代历史的巨著,全书共104卷,428万4千字,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谈迁的生平经历也值得一提。他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对明代史事尤其注心。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明朝的忠诚和对历史的追求,即使在遭遇挫折时,他也从未放弃过对历史的研究和记录。
谈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者,也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也反映了他的个人品格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