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梁跨水,沈沈霁色遮千里。怎向我、小舟孤楫,天外飘逐。夜寒侵短发,睡不稳、窗外寒风渐起。岁华暮、蟾光射雪,碧瓦飘霜,尘不动、寒无际。
鸡咽荒郊,梦也无归计。拥绣枕、断魂残魄,清吟无味。想伊睡起,又念远、楼阁横枝对倚。待归去、西窗剪烛,小阁凝香,深翠幕、饶春睡。
【注释】
冰梁:指结了冰的桥梁。跨水:过河。沈(shěn)沉:形容天色昏暗。霁色:晴朗的天气。遮:遮蔽。怎向:哪里能。小舟孤楫:小船。楫:船桨。天外飘逐:在高空中飘荡。寒:寒冷。岁华暮:时光飞逝,年华已老。蟾光:月光照。射雪:月光照射。碧瓦:青绿色的瓦。飘霜:覆盖在屋顶上的雪花。尘不动:尘土不扬。寒无际:寒冷无边。鸡咽荒郊:鸡鸣于荒野。梦也无归计:连做梦都没有回去的打算。拥绣枕、断魂残魄:抱着绣花枕头,思绪纷乱如断魂般凄惨。清吟无味:吟诗作赋索然无味。想伊睡起,又念远、楼阁横枝对倚:思念她醒来后,又想起远方的楼阁横斜对峙着。待归去、西窗剪烛,小阁凝香:等到回去后,在西窗下点燃蜡烛;小阁里弥漫着香气。深翠幕:浓密的绿色帷幕。饶春睡:足够享受春天的美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寄怀的小词。上片写夜半的景色,下片写思妇的情态。这首词以景衬人,情景交融,构思新颖,别具一格。全词语言明净自然,音节和谐优美,读来朗朗可诵。
“冰梁跨水,沈沈霁色遮千里。”词一开头就描绘了一个静谧幽美的夜景,一个冰封的河流横亘在夜空中,皎洁的月亮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形成一片银白色的世界。而远处的天空则显得更加宁静,仿佛被一层淡淡的夜色所笼罩住,整个天地都沉浸在这宁静的氛围里。这种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怎向我、小舟孤楫,天外飘逐。”词中的主人公站在江边的小舟中,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绪和思念。他看着天空中的星星,似乎在寻找着某个熟悉的星座,但又觉得它们离自己太远,无法触及。他的心随着江水飘荡,似乎要飘向那个遥远的天际,去寻找那个他深深思念的人。
“夜寒侵短发,睡不稳、窗外寒风渐起。”夜越来越深,气温也越来越低,主人公的发丝被寒风吹得凌乱不堪。他躺在床上,却始终睡不着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外面渐渐升起的寒风。那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让他感到十分难过,但他却无法摆脱这种困境。
“岁华暮、蟾光射雪,碧瓦飘霜。”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是冬天了,夜晚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月光照亮了整个大地。然而,那些古老的房屋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凄凉,屋顶上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给这个冷清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寂寞和悲凉。
“尘不动、寒无际。”虽然外面的世界寒冷刺骨,但主人公的内心却依然平静如水。他静静地躺在那里,任凭外面的寒风吹拂着他的脸庞,却没有丝毫的惊动。他仿佛已经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只想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感受那份宁静和安详。
“鸡咽荒郊,梦也无归计。”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只公鸡在荒郊野岭上啼叫,打破了这片寂静的夜晚。而主人公却连做梦都没有想过回家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遗弃的人一样,被这个世界抛弃了,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拥绣枕、断魂残魄,清吟无味。”躺在柔软的绣花枕头上,主人公感到自己的灵魂仿佛被撕裂开来,只剩下残缺不全的躯体。他试图通过吟诗作赋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但是却发现那些诗句根本无法触动他的心灵,反而让他更加痛苦。
“想伊睡起,又念远、楼阁横枝对倚。”每当他醒来时,就会想起那个遥远的地方和那里的景象。他想象着那里的建筑群如何矗立在那里,如何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种对比。他渴望能够再次回到那个地方,与心爱的人一起欣赏那美丽的景色。
“待归去、西窗剪烛,小阁凝香,深翠幕、饶春睡。”当他真正想要回到家时,却发现这一切已经变得遥不可及。他只能在西窗下点燃一支蜡烛,为爱人祈祷祝福。然后独自走进小阁里,沉浸在那浓郁的香气中度过漫长的夜晚。在这漫长的夜里,他可以尽情地享受春日的美好和温暖。
这首词以景衬人,情景交融,构思新颖,别具一格。全词语言明净自然,音节和谐优美,读来朗朗可诵。词中通过对冬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孤独无助的感受。同时,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动,展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毅力,以及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