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高敞俯城池,未必斯台是故基。
风月祇招人感慨,江山不管国兴衰。
几年勾践雠思复,终日吴王醉不知。
却使五湖烟浪里,扁舟一叶载西施。

登姑苏台

规模高敞俯城池,未必斯台是故基。

风月祇招人感慨,江山不管国兴衰。

几年勾践雠思复,终日吴王醉不知。

却使五湖烟浪里,扁舟一叶载西施。

【注释】

  1. 姑苏台:指苏州城西南的姑苏山之巅上的台。
  2. 规模高敞:形容建筑宏伟壮丽,气势恢弘。
  3. 风月:泛指自然景色或人事变迁。
  4. 社稷:古时指国家和人民,这里借喻国家的兴旺与衰落。
  5.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的君主,曾卧薪尝胆,后终复仇成功。
  6. 吴王:此处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君主,伍子胥曾是其重臣。
  7. 五湖:泛指太湖及其周边水域,古代以湖为界分属吴、越两国。
  8. 西施:战国时期著名的美女,传说为越王献给吴王夫差的美人,后来成为吴国的象征。
  9. 扁舟:小舟。

【赏析】
《登姑苏台》是元代曲作家乔吉创作的曲子,通过对姑苏台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及个人的情感寄托。

开头“规模高敞俯城池,未必斯台是故基。”通过“高敞”与“规模”两个词描绘姑苏台的雄伟壮观,暗示这座台可能并非原址所建,而是后来者所筑。此句既表现了姑苏台的自然地理之美,又隐含着历史的变迁与更替,引发读者对过往历史的无限遐想。

接下来的三句中,用“风月”与“江山”来比喻人的感受与国家的命运,“风月祇招人感慨,江山不管国兴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朝代更迭的哀叹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改变现实命运的无奈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浓厚的哲理色彩。

“几年勾践雠思复”一句,借用春秋时代的勾践故事,勾践被吴王夫差羞辱后卧薪尝胆,最终雪耻的故事,反映了诗人对于坚持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而“终日吴王醉不知”,则反映了诗人对吴王夫差沉迷酒色、荒淫无度的批评,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衰败。

最后两句“却使五湖烟浪里,扁舟一叶载西施。”则转向更加广阔的视野,将焦点从个人情感转移到更为宏大的社会背景上。这里的“五湖烟浪”象征着吴越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扁舟一叶载西施”则寓意着即使是微小的存在,也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航行。

《登姑苏台》不仅是一曲简单的游山玩水之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内涵、人文情怀和深刻哲理的艺术佳作。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和学者的关注和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