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士,原名濮文暹,清代诗人
清代诗人濮文暹,原名濮守照,字青士,晚号瘦梅子,生于1830年,卒于1909年,为溧水县崇贤乡(今柘塘乡)地溪村人,是清朝的一位著名诗人。
濮文暹的生平背景颇为丰富多彩。他的家族起源于南宋时期的河南卫辉,后迁至溧水地区。濮文暹的父亲濮瑗在家族中地位显赫,共有四男二女,他排行最长,其弟包括濮文升、濮文昶和濮文曦,而两个妹妹则分别名为濮文漪和濮文湘。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文化成就方面,濮文暹以诗歌见长,尤以《见在龛集》最为人称道。该诗集收录了他的16首诗作,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情感深度。其中,一首名为《书事》的叙事诗尤为突出,通过描写战乱中的家庭悲剧和个人忠诚抉择,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对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濮文暹的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时代背景的敏锐感知,更展现了他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风格和深邃思想。
濮文暹作为清代的诗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