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麝成尘,薰薇注露,风酣百和花气。品重云头,叶翻蕉样,共说内家新制。波浮海沫,谁唤觉、鲛人春睡。清润俱饶片脑,芬馡半是沉水。相逢酒边花外。
火初温、翠炉烟细。不似宝珠金缕,领巾红坠。荀令如今憔悴。消未尽、当时爱香意。烬暖灯寒,秋声素被。
【注释】
①宛委山房:汉代藏书之所。
②捣麝成尘,薰薇注露:以麝香、香薷等香料捣碎后制成成粉末状的“龙涎香”。
③波浮海沫:比喻香水气味如海水般清新。
④谁唤觉、鲛人春睡:指香水唤醒了沉睡中的美人。
⑤清润俱饶片脑:清香而滋润,含有丁香油。
⑥芬馡半是沉水:香水中香气馥郁,其中一半是沉水的香料。
⑦荀令君:汉荀勖。字令俊,小名令尹。晋朝时为太子少傅,为人美仪容,才学出众,善书法,尤工琴艺,官至中书监,封临晋郡公,世称“荀令”。
⑧消未尽、当时爱香意:意谓尚未消减当年对香水的喜爱之情。
⑨烬暖灯寒:火炉里余烬尚温,灯盏则显得凉意逼人。
⑩素被:指秋夜的被子。
【赏析】
《天香》,唐教坊曲词。此词咏龙涎香。龙涎香是古代一种贵重香料,其名取自龙涎香而得名,因产地在交趾(今越南),故又称“安南香”或“安息香”,又名沉香、栈香,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香料。
上阕写龙涎香的制作过程与特点及它所起的作用。开头两句写制香的过程和效果。用“捣麝成尘,薰薇注露”形容龙涎香的制作过程,突出龙涎香的珍贵。接着写龙涎香的特点:“风酣百和花气。”花香与龙涎香混合在一起,令人陶醉。“品重云头,叶翻蕉样”二句写龙涎香的外形。云状的云母粉,蕉样的香叶,都是龙涎香的外形特征。“共说内家新制”,即大家共同谈论这种龙涎香是皇宫新制的。以下写龙涎香的效果:“波浮海沫,谁唤觉、鲛人春睡。”“波浮海沫”喻香水的气味如海沫一样清新,“唤觉”则指使美人由醉梦中醒来。“清润俱饶片脑,芬馡半是沉水。”这两句写香水的质地。清香而滋润,其中一半是沉水香,一半是丁香油。最后写龙涎香在酒席上的重要作用:“相逢酒边花外。”既点明主题,又照应题目《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下阕写龙涎香给主人带来的影响,并回忆往日主人曾对这种香的爱恋。“火初温、翠炉烟细。”点明时间是在晚上,说明是在家中。“不似宝珠金缕,领巾红坠。”写自己穿着打扮,暗示主人的华贵身份。“荀令如今憔悴”一句写主人容颜憔悴,与从前相比大不相同了。“消未尽、当时爱香意”,即虽然主人已经消瘦,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当年喜欢闻香的情景。“烬暖灯寒”,写室内的景况。“秋声素被”,点明季节是秋天。这几句描写主人的形貌、生活状态以及他的心情变化,都围绕着龙涎香展开,从而表现龙涎香对主人的巨大影响。
这首词写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作者任江宁知府期间。当时作者刚从贬谪归来,心情颇为郁闷,常以吟咏来排遣愁闷。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