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雨过竹鸡啼,溪水涵空树影低。
爱煞夜廊风色静,澄潭冷浸碧玻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入手,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中涉及的景物,然后逐句分析,指出手法或情感主旨。
(1)茅斋雨过竹鸡啼,溪水涵空树影低。
译文:茅舍经过雨水的冲洗,发出沙沙的响声。溪水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更清亮,树林的影子在水面上倒映得越来越低。
关键词“茅斋”“竹鸡”:“茅斋”,茅草盖成的小屋,这里指作者的居处;“竹鸡”,即野鸡,这里指作者居住的地方有竹林,所以听到竹林中有鸟鸣声,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2)爱煞夜廊风色静,澄潭冷浸碧玻璃。
译文:我被这夜晚的美景所吸引,爱得简直要死。清澈见底的潭水冷浸着碧绿如宝石的玻璃一样透明的水。
关键词“爱煞”、“夜廊”、“澄潭”:“爱煞”,用来形容喜欢到了极点,此处形容作者对美景的欣赏之情;“夜廊”,指夜晚的走廊,是作者欣赏美景的地方;“澄潭”,指清澈的潭水,是作者所欣赏的对象。
赏析:
首联写诗人居处的环境,通过“茅斋”、“竹鸡”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色。“茅斋雨过竹鸡啼,溪水涵空树影低。”此联中“雨过”与“含空”相呼应,既写出了诗人居处环境的静谧,又表现了雨后空气之清新;“竹鸡啼”与“溪水涵空”相映,既表现了竹林的生机盎然,也表现了溪水的清澈见底;“树影低”既写出了树木的苍翠欲滴,又表现了溪水的澄澈明净。
颔联写夜幕降临后的庭院景致,通过“爱煞”、“静”、“澄潭”、“浸”等动词,表现了诗人被美景所吸引,以至于爱得无法自拔的情感。“爱煞夜廊风色静,澄潭冷浸碧玻璃。”此联中“风色”与“浸”相呼应,既写出了夜色的平静,也表现了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的感觉;“夜廊”与“浸”相呼应,既表现了诗人欣赏美景的时间是在夜晚,也表现了清凉的泉水给人带来的清爽感觉。
尾联由实而虚,以景结情。“爱煞夜廊风色静”,将前两联所写的自然景色收束于眼前,表现出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澄潭冷浸碧玻璃”,由景及人,由物及己,以物拟人,以景结情,既写出了泉水给人带来的凉爽感觉,又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