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清溪绕舍流。数间茅屋正宜秋。芙蓉灼灼出墙头。
元亮气高还作令,少陵形瘦不封侯。村醪闲饮两三瓯。
诗句原文:
一曲清溪绕舍流。数间茅屋正宜秋。
芙蓉灼灼出墙头。
元亮气高还作令,少陵形瘦不封侯。
村醪闲饮两三瓯。
翻译:
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屋前流淌,几间简陋的茅屋在秋天显得格外宜人。
鲜艳的芙蓉花伸出墙头,仿佛是春天的使者。
陶渊明虽然志向高远却未能实现,杜甫身材瘦弱却没有得到封赏。
于是,我喝着简单的村酒,悠闲地享受着这份宁静。
注释:
- 曲:河流弯曲的地方,形容水流曲折、优美。
- 绕舍流:指小溪环绕着房屋流过。
- 数间:几间的意思,表示数量不多。
- 茅屋:用草和木头搭建的简陋房屋。
- 正宜秋:最合适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季节的适宜性。
- 芙蓉:这里指的是荷花,是一种水生植物。
- 灼灼:形容花朵鲜明亮丽的样子。
- 元亮:指的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
- 气高:指有高尚的气节。
- 不封侯:没有被封为侯爵,意指仕途不顺或未能得志。
- 两(liǎng)杯:古代饮酒的器具,两是计量单位,一杯酒为一杯。
- 村醪:乡村的酒,通常比较简朴。
赏析:
这首《浣溪沙》是宋代词人汪莘的作品,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和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格魅力。诗中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比陶渊明与杜甫的人生境遇,抒发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不满的感慨。整首作品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表达,体现了词人高洁的情操和深刻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