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

雁无书尚可,好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菩萨蛮 · 送祐之弟归浮梁》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译文:

最无情的莫过于江边柳树,即使它的枝条被折断,却依然坚韧地生长着。树叶飘落在平静的湖面上,而远方的大雁在迁徙中带来了书信,但是否能够传递到我这边却无从得知。虽然大雁无法传书,但它们依然勇敢地飞过天空。每当风雨交加的时刻,我心中总是感到无比的悲伤,仿佛那小山丘上盛开的桂枝为我增添了一抹凄凉。

注释:

  • 无情: 指江边的柳树,象征着坚强而不屈的精神。
  • 长条折尽: 表示柳树枝条被折断后仍能重新生长的情景。
  • 木叶下平湖: 描述了秋天叶子从树上落下,落入平静的湖面的景象。
  • 雁来书有无: 暗示了大雁作为信使的存在,但无法保证信件是否能够到达。
  • 妙语: 指美妙的言辞,可能是指书信中的深情话语或是其他含义深远的话语。
  • 凭谁和: 意味着没有其他人可以与我共同感受这份情感,只有自己默默承受。
  • 风雨断肠时: 形容在风雨交加、内心悲伤的时刻。
  • 小山生桂枝: 这里的“小山”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性的山峰,而“桂枝”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植物,常用于象征吉祥和长寿。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首句即点明了主题——无情的江头柳树,既表现了大自然的无情,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接下来,通过描写树木、落叶和大雁等元素,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最后,借助风雨和植物的生长来强化词人的孤独感和生命无常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写了词人在国家和个人命运面前的无力感和深刻的忧伤。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也展示了词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