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醉倒山公。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溪欲转,山已断,两三松。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
乌夜啼·山行
江头醉倒山公。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溪欲转,山已断,两三松。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
注释:
- 乌夜啼:一种古体诗的形式,通常以夜晚的鸟叫声为引子,表达诗人的情感。
- 山行:在山间行走。
- 江头醉倒山公:在江边醉酒后倒在山中,这里的“山公”可能是山中的隐士或道士。
- 月明中:月光明亮的地方。
- 记得昨宵归路:回想起昨夜回家的路。
- 笑儿童:嘲笑孩子们。
- 溪欲转,山已断,两三松:形容山路蜿蜒曲折,溪水流淌,两三棵松树。
- 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形容风景虽美,但缺少了诗人的吟咏,显得有些遗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歌,通过诗人醉酒后在山中的经历,展现了山间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感慨之情。首句“江头醉倒山公”描绘了诗人醉酒后在江边的山中倒地的情景,形象生动。接着“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表达了诗人对昨夜回家路上的情景的回忆以及嘲笑孩子们的趣味。然后“溪欲转,山已断,两三松”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沿途的风景,其中“两三松”可能是诗人停留的地方,也可能是他的家或者其他有松树的地方。最后一句“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景的惋惜,因为缺少了诗人的吟咏,使得这美好的风景显得有些遗憾。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对诗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