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须诗句与推排。不然唤近酒边来。

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只今何处向人开。

《浣溪沙 · 种梅菊》是一首由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词。此词通过对梅花、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所持有的坚持与独立精神。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 诗词原文
    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须诗句与推排。
    不然唤近酒边来。
    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
    只今何处向人开。

  • 逐句翻译
    百世之后,独自绽放的芬芳不肯自我宣传,需要用诗句去赞美推选。
    否则请将这花引到酒桌旁。
    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人才能欣赏菊花,如果没有和靖先生就没有梅花。
    现在哪里还有人能够欣赏这些花朵呢?。

  • 赏析

  • 主题表达:这首词通过描绘梅花、菊花的高洁品质,传达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不屈不挠精神的追求。词人以梅花为傲骨,以菊花为清高,以此象征自己的志趣与人格。

  • 情感寄托:词中透露出词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通过对比陶渊明和和靖的行为,词人表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美学追求和个人精神独立的渴望。

  • 艺术手法:全词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菊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使得自然景物具有了生动的形象和深远的象征意义,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辛弃疾的这首《浣溪沙 · 种梅菊》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对梅花、菊花的赞美,词人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高尚情操,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