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

嗟往事,空萧索。怀新恨,又飘泊。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吹雨征衫薄。向此际、羸马独骎骎,情怀恶。

《满江红·老子当年》

译文:
老子当年,饱经风霜、酒逢知己。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
嗟往事,空萧索。怀新恨,又飘泊。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吹雨征衫薄。向此际、羸马独骎骎,情怀恶。

注释:

  1. 老子当年:指诗人自己过去的时代。
  2. 饱经惯:经历了很多事情,已经非常熟练和熟悉。
  3. 行乐处:游乐的地方。
  4. 轻裘缓带:穿着轻便的皮衣,系着宽松的腰带。
  5. 绣鞍金络:用锦绣装饰的马鞍和马络头。
  6. 明月楼台箫鼓夜:在明亮的月光下,楼台上吹箫打鼓的声音。
  7. 梨花院落秋千索:在梨花盛开的院子里,挂着秋千索,供人们玩乐。
  8. 何人:指的是谁。
  9. 五三钟:古代计时,一钟为两刻,五三是三刻,即一个时辰。
  10. 颜如玉:形容人容貌美好,像玉石一样清纯无瑕。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作品,写于他晚年时。全词通过回忆往日的生活场景和感慨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词的开头“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豪迈与潇洒。这里的“花期酒约”可能指的是春天的花期和秋天的美酒,象征着诗人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和友情。而“行乐处”则暗示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享乐。

接下来的几句“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进一步展现了词人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变化。在这里,“明月楼台”和“箫鼓夜”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而“梨花院落”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些描述都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赞美。

词的后半部分“嗟往事,空萧索。怀新恨,又飘泊。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吹雨征衫薄。”则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和悲伤。这里,“嗟往事”意味着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空萧索”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怀新恨”可能指的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而“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最后,“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吹雨征衫薄。”则是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一种无奈和无力感,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这首词通过回顾过去的生活和感慨人生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词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生活艰辛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