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赏析:

辛弃疾在担任镇江知府期间,为了北固山山腰郡守官署内的尘表亭而题写的这首《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大禹治水伟业的赞颂之情,更透露出词人拯救祖国、奋发图强的英雄壮志。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开篇即点明主题,指出大禹功不可没,其功绩流传万世,但大禹当年的艰辛却鲜为人知。这里的“功”与“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大禹非凡的成就与其付出的巨大努力。

“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以自然界中鱼与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大禹治水的艰难和伟大。鱼儿自由自在地深入深渊,人们则需在陆地上安居乐业。这种对比,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让人深刻感受到大禹治水的艰辛与伟大。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通过描绘夕阳西下和波涛东去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苍茫壮阔的意境。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大禹治水历程的隐喻,象征着时光荏苒,岁月变迁。

“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最后两句,词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并非仅仅为了远望金山而来到此地,而是真正心怀大禹治水的伟大贡献和精神。这既是对大禹的敬仰,也是对自己肩负重任的期许。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是一首充满激情与豪迈的作品。它不仅赞美了大禹的丰功伟绩,更表达了词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这首词以其深刻的内涵、生动的意象和激昂的情感,成为千古流传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