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春皇欲降,渚烟收尽,青虹正绕。日到层霄,九枝光满,普天俱照。看海中桃熟,云幡绛节,冉冉度、沧波渺。
遥想建章宫阙,□熏风、月寒清晓。红鸾影上,云韶声里,蒙天一笑。万国朝元,百蛮款塞,太平多少。听尧云深处,人人尽祝,似天难老。
【注释】
- 水龙吟: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三个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 其天申节祝圣词:指宋孝宗乾道七年(1161)春,张孝祥在天申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上殿时所唱的祝圣词。“天申”即“天申节”。
- 黄金双阙横空:形容宫殿高耸入云,金光闪闪,如两阙金顶。
- 望中隐约三山眇:遥望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三座山峰。
- 渚烟收尽青虹正绕:湖面雾气散尽,一条青红色的彩虹正在湖上绕行。
- 日到层霄九枝光满,普天俱照:太阳高悬在蓝天之上,光辉照耀九天,普照大地。
- 看海中桃熟,云幡绛节,冉冉度、沧波渺:看海上成熟的桃子,云雾中飘动着红幡彩旗,缓缓驶过浩渺的大海。
- 建章宫阙:汉武帝时的建章宫。
- □熏风、月寒清晓:春风拂人,秋月皎洁,清晨凉爽。
- 红鸾影上,云韶声里,蒙天一笑:红鸾星映照在天上,云韶声传遍天空,仿佛天帝在笑。
- 万国朝元:各国诸侯前来朝拜皇帝。
- 百蛮款塞:少数民族归附朝廷。
- 尧云深处,人人尽祝,似天难老:尧天的云彩深处,人人都在祝福,好像天是永恒的。
【赏析】
《水龙吟·其一天申节祝圣词》是宋代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70)。这首《水龙吟》是张孝祥在乾道七年春正月十五日上殿时所作,是为天申节(即元宵节)而作的祝圣词。
全词写景抒情,融情入景,意境雄阔壮美,气势恢宏,语言华美,音调和谐流畅,极富音乐感,是一首具有鲜明特色的咏物词。
上阕写登高望远之景。首二句“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写凌空欲见的三山,以及宫阙之巍峨;“春皇欲降,渚烟收尽,青虹正绕。”则描绘了春阳和煦、碧波荡漾、青虹缭绕的湖光山色。“日到层霄,九枝光满,普天俱照。”以晴空万里、阳光普照的景象,烘托出一派喜庆的气氛。“看海中桃熟,云帆绛节,冉冉度、沧波渺。”则是想象海中有仙桃熟了,神仙乘坐彩霞飞过的船儿,悠然地从茫茫沧海中经过。
下阕写宫中歌舞之盛。“遥想建章宫阙,□熏风、月寒清晓。”“遥想”二字起领,以下写宫内景物与气氛。建章宫阙,是汉代帝王居住之地,此用典意指皇宫。“□熏风、月寒清晓”写宫中景色与气氛。“红鸾影上,云韶声里,蒙天一笑。”写宫廷中的歌舞升平。“万国朝元,百蛮款塞,太平多少!”写四海来朝,四方蛮夷归服,天下太平。“听尧云深处,人人尽祝,似天难老!”写人们仰望着尧天,祝愿天下长治久安。结尾四句总括全篇,点明主旨。
这首词上阕写景雄浑壮丽、气势宏大,下阕描写宫廷歌舞、歌颂天下太平、人民安康。通篇融情于景,既写出了自然景象的雄伟壮丽,又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和百姓安乐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