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鞋忍踏江沙路。恨人已、骑鲸去。笔底骅骝谁与度。西州重到,可怜不见,华屋生存处。
秋江渺渺高台暮。满壁栖鸦醉时句。飞上金鸾人漫许。清歌低唱,小蛮犹在,空湿梨花雨。
【赏析】
《青玉案·其一凌歊台怀姑溪老人李端叔》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以“恨”字贯穿,抒发了对李端的怀念之情。
上阕开头两句:“青鞋忍踏江沙路。恨人已、骑鲸去。”青鞋是古人的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青鞋不忍踏上沙土小路,是因为心中怨恨那些已经骑鲸而去的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李端的深深思念和无尽遗憾。他无法忍受看到李端离去的背影,只能默默地在江边行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笔底骅骝谁与度。西州重到,可怜不见,华屋生存处。”这里用“笔底骅骝”比喻李端的才气和风采,而“谁与度”则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助。当他再次来到西州(即今天的杭州)时,却发现曾经熟悉的华屋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废墟。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失落和悲伤。
下阕开头两句:“秋江渺渺高台暮。满壁栖鸦醉时句。”秋江浩渺,高台上落日余晖洒满整个天际;满壁的乌鸦仿佛也醉入其中,吟诵着李端的诗句。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李端的才华和魅力。然而,这样的场景却让他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飞上金鸾人漫许。清歌低唱,小蛮犹在,空湿梨花雨。”金鸾象征着高贵和荣耀,但在这里却被描绘成一只被随意抛弃的鸟儿。清歌低唱,小蛮犹在,却无人问津。这里的“空”字既表达了李端心中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的留恋和不舍。
这首词以“恨”字为主线,通过描绘李端的足迹、诗词、生活等各个方面来表达对李端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感慨。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高超艺术才能和深厚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