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翁卧亭午,春深掩柴荆。
忽闻风雨响,疑是勤王兵。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经李翁庄》。下面是对其逐句的释义以及赏析:
译文:
盘豆铺以南的李家庄园,
午后时分,李翁正躺在亭子里休息,
春日里,他紧闭柴门和荆条,
忽然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
我怀疑是勤王的军队。
注释:
- 盘豆铺: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一个地理位置或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名称。
- 李翁庄:李翁的庄园位于盘豆铺附近,故称“李翁庄”。
- 午:此处指午后,即太阳正午的时候。
- 柴荆:柴门和荆条,是古代农家常用的防御工具,用以防盗。
- 勤王兵:指帮助皇帝平定内乱、恢复帝位的军队,这里用来比喻可能前来征讨叛乱的士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翁在宁静的午后休息的场景,突然被风雨声惊醒,误以为是勤王军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关键词及其含义:
- 盘豆铺 - 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或历史事件。
- 李翁园 - 李翁的园林,可能代表了某个特定的人物或家族。
- 柴荆 - 古代常见的防御措施,象征着家庭的简陋和简朴的生活态度。
- 风雨声 - 天气的变化,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政治动荡或社会的不稳定。
- 勤王兵 - 指那些致力于保卫国家、抵抗外敌入侵的军队,也暗示了朝廷内部可能存在的不满与纷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简单的日常场景,巧妙地融入了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