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疏风转薄寒,驼裘貂帽过秦关。
道逢一涧兵徒涉,赤胫相扶独厚颜。

【注释】

晓渡:早晨渡河。

小雨疏风转薄寒,驼裘貂帽过秦关。

小雨稀疏,秋风渐起,天气转凉,穿上了厚厚的皮衣,穿过了寒冷的秦关。

道逢一涧兵徒涉,赤胫相扶独厚颜。

在山涧中遇到一个当兵的,他赤着腿正在渡河,我只好和他一起过河,只能苦笑着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末(746年),当时诗人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臣杨国忠,被排挤出京长安。诗人在旅途上遇雨而渡,又见兵徒涉涧,于是触景生情,写下这首五言律诗。

首联“小雨疏风转薄寒,驼裘貂帽过秦关。”以写景起笔,先点明了时间——清晨,天气——小雨,气氛——萧瑟。“小雨疏风”,是说细雨飘洒,微风送爽,天气渐凉。“转薄寒”三字,写出了时序由暖转冷的特点,也暗示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凄凉和孤独。“驼裘貂帽”四字,则写出了当时严寒的气氛和作者的衣着打扮,以及自己身在异乡的处境。“过秦关”一句,既点明了地点——秦关,也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一个象征性描述。

颔联“道逢一涧兵徒涉,赤胫相扶独厚颜。”则是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诗人的内心情感。“涧兵徒涉”,指的是在山谷中的一道小溪边,有一名当兵的士兵赤脚涉水而行。这里的“独厚颜”,既是指这名士兵不顾自己的安危,只为了保全性命而选择独自涉水;也是说诗人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感到无地自容、惭愧不已。

尾联“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旅途中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忧虑。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