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译文:
梨花素白的肌肤因寒冷而略显颤抖,在阳光的照耀下傲然矗立于绿草地上。樊川(指代梨花)在阳光下闪耀光芒,灵关(形容梨花洁白如霜)遮挡了前行的道路,残花悄然收敛,躲避着风雨。楼台上火光传递的温暖和嫉妒的风雨让花朵凋零,长门深闭,无人欣赏。窗边的梨花枝条被雨水打湿,我随手折下一枝,却引来了黄昏时分的泪水。风中的月色格外明亮,满园的繁花似锦,歌声四溢。潘妃沉醉在美酒之中,昭君也从沉睡中醒来,展现出新的光彩。雪花飘落,天空中的云彩仿佛穿上了白色的外衣,夜色中梨花宛如身着粉衣的女子。然而,春天的气息未能如期而至,我心中充满了遗憾。美丽的梨花虽然美丽,但终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它究竟与谁相比才更胜一筹呢?
赏析:
《水龙吟·梨花》是宋代文学家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咏物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梨花的美丽与高洁。诗中以梨花为线索,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通过对梨花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人物形象的刻画,使得整首诗歌富有层次感和深度。此外,诗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得当,如“素肌”、“艳阳”等词语的使用,既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又提升了语言的表现力。最后,诗中的意境幽远而含蓄,让人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