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释】
- 银河宛转三千曲:形容银河像弯曲的河流一样流淌。
- 浴凫飞鹭:指在清澈的水中嬉戏的野鸭和白鹭。
- 澄波绿:指绿色的湖水,波光粼粼。
- 何处是归舟:何处能找到回家的船。
- 夕阳江上楼:指在夕阳下观赏江上景色的楼台。
- 天憎梅浪发:指天厌恶梅花盛开的景象。
- 故下封枝雪:故作姿态,故意让树枝上覆盖着雪花。
- 深院卷帘看:形容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院子里观看外面的景色。
- 应怜江上寒:应该怜悯江上的寒意。
【译文】
银河如同蜿蜒的河流般流转,清澈的水面上,野鸭和白鹭在嬉戏。哪里是那回家的船只?只见夕阳映照下的江边小楼。
天似乎憎恨梅花的开放,故意让树枝上覆盖着雪花。独自站在深深的庭院里,卷起窗帘欣赏外面的景色。
我应怜悯江上的寒冷。
【赏析】
这首《菩萨蛮·梅雪》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诗。诗人通过对梅花、江水、天空、江上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银河宛转三千曲”,形象地描绘了银河如蜿蜒曲折的河流一般流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空间。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水面上野鸭和白鹭的嬉戏,以及绿色湖水的波光粼粼,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美景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两句“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则引入了一个疑问,询问人们为何找不到回家的船只。这里,诗人运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归宿的思考。而“夕阳江上楼”一句,则将目光转向了远处的江上楼阁,让人联想到了古人的游赏之趣。
第三句“天憎梅浪发”,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天空讨厌梅花的盛开,于是故意让树枝上覆盖着雪花。这一部分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这句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的真实写照。
最后一句“深院卷帘看”,则是诗人独自站在深深庭院中,卷起窗帘欣赏外面的景色所引发的感慨。这里的“应怜江上寒”,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他感叹江上寒意,同时也表达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以咏物为载体,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