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熟微红生眼尾。半额龙香,冉冉飘衣袂。云压宝钗撩不起。黄金心字双垂耳。
愁入眉痕添秀美。无限柔情,分付西流水。忽被惊风吹别泪。只应天也知人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词曲题往往涉及到一些生僻的地名、人名、官职名及特殊的用典等,考生应加强对课内知识的积累,同时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补充完善。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把握全诗的主要内容,根据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要符合题干要求。
蝶恋花:词牌名。
酒熟微红生眼尾:酒酿熟了,酒面微微泛出红色。
冉冉飘衣袂:轻轻飘动着衣袖。
压宝钗撩不起:把首饰压在头鬓上却撩不开来。
黄金心字双垂耳:耳垂上挂着一对金铸的心形耳环。
愁入眉痕添秀美:愁绪融入了眉毛,更显眉目之秀丽。
无限柔情,分付西流水:无尽的思念之情,全部托付给了西流的江水。
忽被惊风吹别泪:突然被秋风一吹,泪水洒落下来。
只应天也知人意:只有天也知道人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词以清丽婉约的风格表现一位少妇离愁别绪,抒发了作者的惜别之情。
上阕写少妇离愁别绪。首句“酒熟微红生眼尾”是说少妇因饮酒而面有红潮。“半额龙香”,指她的发髻插满了鲜花;“冉冉飘衣袂”,形容她轻盈地飘来荡去的身姿。接着用“云压宝钗撩不起”来比喻少妇的情思难解;“黄金心字双垂耳”则是指少妇耳垂上的金饰。这四句描写少妇容妆之美,情思之深,以及少妇的娇媚之态,都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下阕写少妇的离别之苦和别后的相思。“愁入眉痕添秀美”三句写少妇离愁别绪已久,眉间已有愁痕;“无限柔情,分付西流水”两句则表达了她将满怀情思寄托于流水远逝的悲苦心境;“忽被惊风吹别泪”则是说一阵秋风吹过,使她的眼泪不禁簌簌而下,滴落江边;“只应天也知人意”一句,更是将人世与天道相联系,感叹自己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布,无法挽回。
这首词写得委婉含蓄、细腻深沉,感情真挚,笔调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表现出了一位少妇的离愁别绪,抒写了词人对妻子的深情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