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空凝伫。两两昏鸦去。
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注。一曲黄金缕。
【诗句原文】: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空凝伫。两两昏鸦去。
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注。一曲黄金缕。
【译文】:
楼前的杨柳,在柳树之外是无边无际的旅途。翠绿色的柳树垂下了一片天的色彩,数座山峰青翠高耸,城楼宽广辽阔。因为眼睛不好,所以总是喜欢在这座山中找寻明亮的风景,而感到愁思无法言说。只有静静地站在那儿。
平川和小巷,往日的事情如同飘落的花瓣一样纷纷扬扬。十年后归来了,疲倦地寻找那些旧日的踪迹,看到酒旗和嬉戏的鼓声。今晚有幸遇到如此美好的夜晚,人们好像明月般美丽,衣袖举起,杯中酒深深倒进。一曲《黄金缕》奏起,悠扬动听。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九月十五日夜所作。诗人当时在徐州(今属江苏)。
首联“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 描写了诗人站在高楼前看到的景色。柳外是无尽的道路,四周的青山环绕,远方的高楼显得开阔。因为视力不好,只能看到这座山是那么明亮,而其他的地方都看不到。诗人因为视力不好,只能选择这座山来欣赏。
颔联:“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 描述了诗人走在平康巷陌上,看到了过往的种种。这些往事如同飘落的花瓣一样纷纷扬扬。十年后的归来,疲惫地寻找那些旧日的踪迹。看到酒旗和嬉戏的鼓声。
颈联:“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酙。一曲黄金缕。” 表达了诗人现在的感受。今晚有幸遇到如此美好的夜晚,人们好像明月般美丽,衣袖举起,杯中酒深深倒进。一曲《黄金缕》奏起,悠扬动听。
全诗通过描绘诗人眼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的孤独、失落和感慨都融入了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