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烟笼细柳。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
愁极。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到而今、鱼雁沉沉无信,天涯常是泪滴。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注】瑞鹤仙:词牌名。

暖烟笼细柳。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

愁极。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到而今、鱼雁沉沉无信,天涯常是泪滴。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赏析:

《瑞鹤仙·暖烟笼细柳》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二月,当时作者在密州任知州。上片写景:暖烟笼罩着柳树,细柳如丝,年年春色依旧。下片写情:重门半掩,黄昏时明月照人,思念的人正在云馆深处,独饮愁绪。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动人。

“暖烟笼细柳”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暖烟,指轻烟缭绕,蒙蒙细雨,迷蒙如烟;笼细柳则表明烟雾弥漫之状。这几句描写了一幅朦胧而宁静的景色。

“晴风荡无际”四句,进一步描绘这种景色。晴风荡漾,无边无际。浓郁的春风似乎比美酒还醇厚,更易令人陶醉。但此时,它却偏偏吹散了人们脸上的酒意。“阑干倚处”,说明有人在此凭栏远眺。“度花香”、“微散酒力”两句,写凭栏远眺的人,一边欣赏着花香,一边品味着酒香。然而,他的心情却无法舒展开来。

“对重门半掩”二句。“对”字承上启下,既承接“阑干倚处”,又为下文铺垫。黄昏时分,重门半掩,淡淡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庭院,寂静无声。

“愁极”三句,由景及情。这几句的意思是:愁闷已到了极限,因此回忆起从前洞房中的欢乐宴会。当时正当寒食节,两人寻芳踏青,游览金谷园、铜驼街。可如今,连鸿雁也杳无音信,只有那天涯的眼泪还在流淌。

结尾两句写自己早早地归来,因为思念的人就在那云馆深处。这两句既是对前面回忆的回应,又是对未来的设想:盼望早日归来与思念之人团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