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初应,乐事起彤庭。和气满吴京。帝家来庆东皇寿,西母共长生。
金书玉篆灿龙文。前导沸欢声。修龄无极名无尽,一岁一回增。
【注释】
淳熙二年: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至淳熙八年(1187)。
彤庭:古代宫廷的台阶。
吴京:即南京。
东皇:指太阳,也用来尊称皇帝。
西母:指月亮,也用来尊称皇后。
金书玉篆:形容诏书的文采。
龙文:指诏书上的龙纹。
沸欢声:指欢呼之声如沸腾一般。
无极:无穷无尽。
一岁一回增:一年的一年又一年。
【赏析】
淳熙二年春二月辛巳(初九),孝宗下诏,册封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此为奉上册宝。
“导引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册宝乐章”一句点明主题,表明这是一首颂扬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功德的乐章。“导引”是引导的意思,“加上”是添加的意思。
首句“新阳初应”,是说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就接到了这一喜讯。这里“新阳”指春天,“初应”指开始出现征兆。“乐事起彤庭”,意思是说喜庆的事情在朝廷之上兴起。这里“乐事”指喜庆之事,“彤庭”是指天子所居之处,也就是朝廷之上。“和气满吴京”,是说祥瑞之气充满了京城。“吴京”,即今江苏苏州一带。“帝家来庆东皇寿,西母共长生”,是说皇帝一家来庆祝东皇寿诞,西母(指皇后)也与皇帝一同长寿。“东皇”指的是天上的东面之星,古人认为它是天上的主宰,因此称皇帝为东皇,皇后为西母。
第二句“金书玉篆灿龙文”,是说诏书是用黄金铸成的文书,用玉石刻成的文字,上面有金色的龙纹。这里的金书玉篆指诏书上的文采,灿龙文是指诏书上的龙纹。金书玉篆灿龙文,意思是说诏书的文采辉煌灿烂,如同金色的龙纹。“前导沸欢声”,意思是说前面的人们欢声雷动,如同煮沸的水一样。“修龄无极名无尽,一岁一回增”,是说寿命无边无际,名望也无穷无尽,每年又增加了一岁。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功德的乐章。诗人通过歌颂太上皇帝、太上皇后的功德,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人民的期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