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水穿篱。新霜微月,小蕊疏枝。几许风流,一声龙竹,半幅鹅溪。
江头怅望多时。欲待折、相思寄伊。真色真香,丹青难写,今古无诗。

《柳梢青》

映水穿篱。新霜微月,小蕊疏枝。几许风流,一声龙竹,半幅鹅溪。
江头怅望多时。欲待折、相思寄伊。真色真香,丹青难写,今古无诗。

注释:

  • 映水穿篱: 指柳树的枝叶垂向水面,穿过篱笆。
  • 新霜微月: 刚过的初雪,月光下的寒霜。
  • 小蕊疏枝: 描述柳树枝叶间含苞待放的新芽。
  • 几许风流: 形容柳枝随风摇曳的轻盈姿态。
  • 一声龙竹: 龙竹,即芦苇的一种,风吹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龙吟。
  • 半幅鹅溪: 描述一片鹅溪(河流),可能是作者所在之地的一条河,一半被芦苇覆盖。
  • 江头怅望多时: 在江边徘徊了很久,表达了对某人的深切思念。
  • 欲待折: 准备折断柳枝来寄情。
  • 相思寄伊: 因为思念某人而折柳枝。
  • 真色真香: 形容柳枝本身的颜色和香味。
  • 丹青难写: 形容用笔墨难以描绘出柳枝的美。
  • 今古无诗: 表示无论古今多少诗人都无法写出与柳有关的诗词。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柳树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情怀念。

“映水穿篱”四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柳树画面:枝条垂向水面,仿佛穿行在篱笆之间,新降的霜花和微弱的月光衬托着枝条上的嫩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这既展现了柳枝的自然美,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纯净和希望。

“几许风流”一句则转向听觉,描绘了一阵风吹过时,柳树枝条随风轻轻摇摆的声音。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也增添了一丝诗意的氛围。

接下来的“一声龙竹”,以自然界中的“龙竹”(即芦苇)为喻,形容风吹过芦苇时发出的声响,如同龙吟一般悠扬动听。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词的画面感,也象征着主人公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

“半幅鹅溪”,则是对场景的进一步描绘,暗示了主人公所在之地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而芦苇的一半被河水覆盖,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风景画。这里的“半幅”可能还隐含了某种遗憾或无奈的情绪,因为无法完全欣赏到这幅美景。

结尾两句“江头怅望多时。欲待折、相思寄伊”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这里,主人公在江边徘徊良久,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他决定折下柳枝,寄托自己的情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心中的思念传达给对方。

整首词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人的深情怀念。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