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与世人,幽明分悬隔。
无口难得言,欲言但以臆。
以臆或未喻,寄之夜檐滴。
恳款语世人,世人还不识。

诗句释义:

  1. “天公与世人,幽明分悬隔。”:这里的“天公”指天或自然的规律和法则。而“世人”则指人类,通常被认为无知或愚昧的群体。这句话表达了天地间存在的自然法则与人类的智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

  2. “无口难得言,欲言但以臆。”:这句话说明在没有适当的语言工具(如文字、符号)的情况下,人类很难表达自己的意图或者思想。这里的“臆”指的是主观的想法或猜测。

  3. “以臆或未喻,寄之夜檐滴。”:由于无法以文字明确传达自己的想法,诗人选择通过夜雨声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夜晚的雨水从屋檐滴落,声音可能被误解为某种特定的含义或情绪。

  4. “恳款语世人,世人还不识。”: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普通人的同情和理解他们的无知。尽管诗人尝试通过各种方式传达信息,但大多数人仍然无法真正理解和接受他的意思。

译文:

天与人间,有如幽冥与光明,彼此隔离。
言语难以表达,人们只凭直觉行事。
用直觉也未必能表达清楚,只能把思绪寄托于夜深檐下滴答的水声中。
我诚恳地希望与世人沟通,但他们却不理解我。

赏析:

《古意》是一首充满哲学意味的诗篇,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反思,反映了人类对于知识和理解的渴望。诗中的“天公与世人,幽明分悬隔”描绘了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以臆或未喻,寄之夜檐滴”则表现了诗人试图通过非常规方式传达思想时的无奈和困惑。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世界深刻的观察和对人类智慧局限性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