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青书带,书带瑞康成。康成还遁世,行藏理则明。
六经具缣册,儒先效勋绩。谁知百世下,其功明且亟。
易首纯乾称六龙,六龙御天风云从。书始唐尧大中世,荡荡如天莫可踪。
诗则二南渊且奥,春秋赏罚王道通。礼乐灰于秦火酷,然其遗意和且雍。
汉儒掇拾无遗力,兀守章句非从容。二京之末康成出,六经将出逢此翁。
然而本无超俗姿,犹寄视听于盲聋。岂如先生一理贯,洞照六籍罗心胸。
历数帝王如一二,天地由我方全功。仲尼春秋欲成日,麟出鲁郊殊超轶。
孔道大哉虽不用,所感亦大非凡质。区区一康成,书带瑞已形。
先生非此比,况兹道既行。当使麟凤辈,杂沓更纵横。

庭下青书带,

庭下的书带上刻着“康成还遁世,行藏理则明”。这里的“康成”是指东汉经学家、文学家郑玄,他曾经隐居山林,但学问渊博。他的学说和道德品质被世人所称赞,因此他的名声也越来越高。

康成还遁世,行藏理则明:郑玄曾经隐居山林,但他的学问渊博,道德品质高尚。他的学说和道德品质被世人所称赞,因此他的名声也越来越高。

六经具缣册,儒先效勋绩:六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们被制成了精美的缣帛册子,供人们学习。儒家的先贤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们的功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

谁知百世下,其功明且亟:“百世之下的人们”,他们的功绩是多么显著和重要啊!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们的敬仰之情。他们认为,这些圣贤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功绩将会永垂不朽。

易首纯乾称六龙,六龙御天风云从:在易经中,乾卦象征着龙,它是六十四卦之首,代表着天地万物。而六龙则是六个象征龙的符号,他们一起驾御天空,引领风云变幻。这里比喻了圣人的智慧和德行,如同驾驭天地的龙一样,能够引领天下风云。

书始唐尧大中世,荡荡如天莫可踪:书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尧时期,那时的天下太平繁荣,如同天上的云彩一样浩渺无际,无法找到踪迹。这里赞美了古代圣贤们的治理之功,他们治理的天下如同天上的云彩一样浩渺无际。

诗则二南渊且奥,春秋赏罚王道通:诗歌的法则源自《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这两部诗歌深奥而且丰富,它们体现了春秋时期的王道精神。这里的“诗则”指的是《诗经》,而“二南”则是指其中的《周南》和《召南》。

礼乐灰于秦火酷,然其遗意和且雍:秦朝的焚书坑儒政策导致了礼乐文化的毁灭,但是礼乐文化的精神却得以保存下来。这里的“礼乐”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礼仪和音乐两个方面。

汉儒掇拾无遗力,兀守章句非从容:汉代的儒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整理古籍,但他们只是专注于文字的解读和诠释,并没有真正领悟到儒家经典的深层含义。这里的“汉儒”指的是汉代的儒家学者们。

二京之末康成出,六经将出逢此翁:在洛阳和长安这两个京城之间,郑玄(即“康成”)出现了。在这个时候,六经(指儒家经典)也将问世,与这位伟大的学者相遇。这里的“二京”指的是洛阳和长安两个京城,而“康成”则是指郑玄。

然而本无超俗姿,犹寄视听于盲聋:然而郑玄并没有超尘脱俗的气质,他依然依靠自己的听觉和视觉去理解和感知世界。这里的“超俗”指的是超越世俗的境界,而“盲聋”则是指耳聋眼瞎的人。

岂如先生一理贯,洞照六籍罗心胸:相比之下,郑玄能够把各种道理贯通起来,他的智慧如同照亮整个宇宙一般。他的学问和见识就像笼罩在他的心胸上一样,无所不包。

历数帝王如一二,天地由我方全功:历史记载的帝王只有几个而已,但天地的秩序仍然由我来维持。这里的“历数”指的是历史的进程,而“帝王”则是指历代的君主。

仲尼春秋欲成日,麟出鲁郊殊超轶:孔子的《春秋》即将完成,一只麒麟从鲁国的郊外出现,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并且超凡脱俗。这里的“仲尼”指的是孔子,而“春秋”则是指《春秋》这部史书。

孔道大哉虽不用,所感亦大非凡质:孔子的思想大道虽然没有被后世广泛使用,但它的影响力巨大无比。孔子的思想对于普通人来说也非常伟大,因为它触动的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

区区一康成,书带瑞已形:小小的郑玄(即“康成”)身上已经有了“书带瑞”这样的征兆。这里的“区区”指的是微不足道或者渺小的意思,而“一康成”则是指郑玄一个人。

先生非此比,况兹道既行:郑玄先生并不是这样的人,何况这个道已经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这里的“先生”指的是郑玄,而“此比”则是指他与其他人相比有所不同的地方。

杂沓更纵横:当这个道得到传承的时候,那些像麒麟和凤凰一样高贵的人才将会涌现出来,他们将会在这个领域中自由地发展。这里的“麟凤辈”指的是高贵的人才群体,而“杂沓更纵横”则是指他们将会在不同的领域里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