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凉风收积雨,一天晴碧新开。暮云归尽绝纤埃。金波明静夜,玉露湿苍苔。
坐有霜髯诗酒客,平生见月衔杯。传闻丹诏日边来。莫辞通夕醉,对景且徘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诗句内容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本诗是一首描写晚景的七绝。首句写秋日的景色,“万里”写出了秋天的天空高远;“凉风”点出了天气凉爽;“收积雨”说明雨过天晴;“晴碧新开”说明天晴后的大地又重新呈现出勃勃生机。第二句写天空云彩已散尽,暮霭也消失殆尽。第三句写天上明月皎洁无瑕,地上万物沐浴在月光之中。第四句写诗人坐在月下饮酒作诗,陶醉于美好的夜色当中。最后两句写诗人听到皇帝的诏书从远方传来,他高兴得举杯向月畅饮,对这美景久久徘徊不愿离去。

【答案】

译文:

秋日的天气晴朗,万里长空,一片清爽的凉风送来了雨后的气息。一天的工夫,大地上的残云被吹散,天幕上再也见不到一丝尘埃。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露珠滋润着青青苔藓。

坐席上有白发苍苍的诗人,他与朋友举杯共酌,一边吟咏边饮酒,酒意正浓时忽然听到有诏令来自远方。

不要推辞彻夜痛饮直到天亮,对着美丽的夜景还要徘徊不已。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中秋月色的七绝。开头两句写天高气爽,雨过天晴,秋色满目。接着写一轮皓月当空,光华四射,万顷清辉洒满大地。“坐有霜髯诗酒客,平生见月衔杯。”这里写诗人与朋友们相聚一堂,饮酒赏月,谈笑风生,兴高采烈。“霜髯”指胡须,诗人因年岁已高而白须满颊,所以用“霜”字形容。“平生”即一生,“平生”一词,表明这种聚会是常有的事。“见月衔杯”一句,既写出了月亮的美丽,又写出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愉快心情,表现了他们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最后两句说诗人听到皇帝的诏书从远方传来,他高兴得举杯向月畅饮,对这美景久久徘徊不愿离去。“传闻丹诏日边来”,传说皇帝从遥远的京都传来诏书来到此地。“莫辞通夕醉,对景且徘徊”,不要推辞到深夜才醉倒,对着美好的月色也要留恋徘徊。“且徘徊”三字,不仅写出了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的神态,还表现出诗人那种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心情。全诗通过对月色的刻画,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