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翠空蒙庵畔路。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潇洒苹汀清立鹭。溪山真我归休处。
老子平生无妄语。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种秫会须盈百亩。非君谁识渊明趣。
诗句原文:
紫翠空濛庵畔路。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潇洒苹汀清立鹭。溪山真我归休处。
译文:
在紫翠的云雾中,小径蜿蜒,通往山间深处的庵子旁。四周环绕的是松涛阵阵,仿佛是潺潺的流水声,却让人误以为是远处的溪流。在这宁静的景色中,一只清丽优雅的白鹭站立在绿意盎然的水边,与周围的自然景致融为一体。这里的山水真如诗人所向往,是他心中理想的归隐之地。
关键词解释:
- 紫翠:描述山林的颜色和氛围。
- 空濛: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 庵畔路:指通往小庵的路,常常与修行或隐居联系在一起。
- 潺湲: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常用来比喻声音悦耳。
- 苹汀:指的是水中的草地,通常用来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观。
- 归休:指回到家乡休息,也指退休后归乡。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倪称的作品,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山水环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通过描绘山水间的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紫翠空濛庵畔路”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而“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则通过声音和环境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层次感。最后两句“潇洒苹汀清立鹭。溪山真我归休处”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完美地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