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升天去不还,空留片石在人间。
千寻杳杳撑红日,倚云乔木羽林闲。
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
注释:
- 黄帝升天去不还,空留片石在人间。
- 千寻杳杳撑红日,倚云乔木羽林闲。
- 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黄帝升天后留下的一片石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人传说的质疑和自己的想象。
首句“黄帝升天去不还”表达了诗人对黄帝升天的传说的怀疑,他认为黄帝并没有真的升天而去,而是留下了一片石头在人间。这一疑问引发了诗人对古代传说的反思,也体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第二句“空留片石在人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古代传说的质疑,他认为黄帝的升天只是一场空梦,他留下的只有一片石头在人间。这一描绘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古代传说的怀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关注和感慨。
第三句“千寻杳杳撑红日,倚云乔木羽林闲”则是诗人的想象。他想象黄帝的升天之路是多么的漫长和艰难,他需要穿过千寻的云雾,撑开太阳,才能到达升天的道路。同时,他也想象自己站在云朵之上,俯瞰着这个世界,享受着自由和宁静。这一描绘充满了想象力和浪漫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则是诗人的总结。他认为虽然时人们不相信飞升的道路,但他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两句诗句既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勇气,也体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浪漫色彩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对黄帝升天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