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多蝙蝠,往往寿千年。
自古人难到,如今尔得先。
所餐崖上乳,不出瓮中天。
自有攀援者,曾看抱朴篇。

【注解】

蝙蝠:这里指崖壁上的蝙蝠巢穴。

抱朴子:东晋道士葛洪的著作,有《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

攀援者:指诗人自己。

【译文】

悬崖上有很多蝙蝠洞,蝙蝠总是能活千年。

自古以来人们都难以到达,但如今你可以先到。

你吃的是崖壁上的奶子,却从瓮里取食。

只要你愿意爬上去,就会看见抱朴子的篇章。

赏析:

诗中“蝙蝠”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多被用来象征阴气、邪恶或死亡。然而在这首诗中,作者却以正面的态度描写蝙蝠,将其比作长寿之物,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向往。这种大胆的创新和突破,使得这首诗显得与众不同,更富有诗意和哲理。

诗中的“自古人难到,如今尔得先。”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人类的进步。古人难以到达的地方,如今已经可以轻易抵达,这既是对自然界的变化的描绘,也是对人类自身进步的肯定。

诗中的“所餐崖上乳,不出瓮中天。”则是对蝙蝠生活的习性和生活环境的描绘。蝙蝠在悬崖上寻找食物,却从不离开洞穴,它们的生活状态就像是一个封闭的小天地。这既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最后一句“自有攀援者,曾看抱朴篇。”则是对读者的期许和鼓励。鼓励读者要有探索精神,要有勇气去攀登人生的高峰,要有追求和执着的精神风貌。这是诗歌的主旨所在,也是诗人对读者的期望和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