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猩猩血染红,重重叠叠费春工。
应无暴物侵和气,自有深根藏暖风。
每见灵芝三秀了,回看凡艳一时空。
如环光景循将遍,又到江南梅信通。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谁与猩猩血染红,重重叠叠费春工。
- 注释:这里使用了“猩猩”来比喻春天的生机勃勃。”春工”暗示着春天的劳作和努力,使得万物复苏,色彩斑斓。
- 译文:是谁用猩红色染红了这世界?是层层叠叠的春色让人如此费心劳力。
- 赏析:这句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 应无暴物侵和气,自有深根藏暖风。
- 注释:这里的“暴物”可能指那些粗俗或不和谐的事物,而“和气”则是指春天带来的和谐与宁静的气息。
- 译文:应该没有粗俗或不和谐的事物侵犯这份和谐的气息,而是那些深深扎根于大地的植物默默守护着这份温暖。
- 赏析: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的生长规律,以及人们对这种生长规律的尊重。
- 每见灵芝三秀了,回看凡艳一时空。
- 注释:“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草药,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三秀了”意味着多次开花。
- 译文:每次看到灵芝三次绽放,都让我回想起那些平凡的花朵只是短暂的存在时间。
- 赏析:通过对灵芝和普通花卉的对比,诗人在赞美自然的美好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短暂生命的感慨。
- 如环光景循将遍,又到江南梅信通。
- 注释:“如环”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如同一个圆环一样不断重复。“梅信通”意味着梅花的消息传来。
- 译文:就像时光的轮回一样,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季节变换。当春天的消息再次传来,我们知道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
- 赏析:通过“如环光景”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到来的期待。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春天的色彩、气息、生长规律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通过对平凡与非凡的对比,诗人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