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
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
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
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闲却卖花翁。

《长春花》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诗词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下面将逐句解释诗意并附上赏析:

  1. 长春花
  • 诗句一: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
    注释:“谁说造物主没有偏爱的地方?只有这里被春光所眷顾。”
    译文:谁说造物主没有偏爱的地方?只有这里被春光所眷顾。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春花生长地的喜爱和赞美,认为它得到了春光最独特的恩宠。
  • 诗句二: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
    注释:“叶子深处隐藏着云外的碧绿,树枝上常常借日边的红色。”
    译文:叶子深处隐藏着云外的碧绿,树枝上常常借日边的红色。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长春花的叶片和花朵,形象生动,展现了其美丽的姿态。
  1. 主人歌与酒
  • 诗句三: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
    注释:“曾经陪伴桃花李花在春天的雨水中盛开,仍然陪伴梧桐树在秋天的风吹中落下。”
    译文:曾经陪伴桃花李花在春天的雨水中盛开,仍然陪伴梧桐树在秋天的风吹中落下。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长春花与四季花卉的友谊,以及它在不同季节中的美好状态。
  1. 卖花翁
  • 诗句四: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闲却卖花翁。
    注释:“为了表达对长春花的喜爱,不惜花费主人的歌和酒,不让卖花的老人空手而归。”
    译文:为了表达对长春花的喜爱,不惜花费主人的歌和酒,不让卖花的老人空手而归。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待长春花的深厚情感,愿意为其付出一切。
  1. 赏析
  • 主题:这首诗通过对长春花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公平和春光的独特眷顾。诗人通过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长春花叶的翠绿和花的鲜艳,将其置于四季变换的背景中,凸显其坚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美丽。同时,诗人以“主人”自比,表达了对长春花深深的喜爱和珍视,以及对卖花翁的同情与敬意,流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 语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长春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 情感:诗人对长春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不仅赞美了长春花的美丽,更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心。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
  • 文化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人情怀。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更加注重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希望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了研究宋代文人生活和审美趣味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长春花的热爱之情,以及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长春花本身的赞美,更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