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潮来沙尾涨。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风淡荡。鳜鱼吹起桃花浪。
雪尽小桥梅总放。层楼一任愁人上。万里长安回首望。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酿。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父”、“渔歌子”,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句、三仄韵。《渔家傲》原为民间小调,北宋时已流行,多用于歌唱,至金元时期成为独立的词牌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了词人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浦口:水边。
危樯(qiáng qiáng):高悬于水面上的桅杆。
半落帆游漾:船帆在风中飘荡。
水调:即《水调歌》,一种曲调。
风淡荡:风浪平静。
鳜(guì)鱼吹起桃花浪:指鳜鱼在水中激起了波纹,好像桃花浪一样。
雪尽:雪花消融。
小桥:小桥流水。
梅总放:梅花绽放。
澄江:清澈的江流。
山四向:四面八方。
万里长安回首望:指作者遥想当年在长安城中的情形,意即怀念故都。
【译文】
浦口潮来沙尾涨。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风淡荡。鳜鱼吹起桃花浪。
雪尽小桥梅总放。层楼一任愁人上。万里长安回首望。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酿。
【赏析】
此词是作者晚年归隐后的感怀之作。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怀,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浦口潮涨、渔船帆扬的画面。“危樯半落帆游漾”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江上景色,而“水调不知何处唱”则写出了江水之深,似乎可以听到那熟悉的《水调歌》。“鳜鱼吹起桃花浪”,“桃花浪”是指因鳜鱼游泳而产生的波纹,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鳜鱼在水里游泳的情景。“雪尽小桥梅总放”两句,写的是冬去春来的景象,小桥边的梅花已经开过了,诗人不禁想起去年冬天的时候,那时自己还曾经到过这小桥边欣赏梅花,而今却只能独自登高眺望,感叹时光飞逝。“万里长安回首望”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都的思念之情。“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酿。”两句则是描写了作者站在高山之上,远眺远方的景象,仿佛看到了那如春酿一样的江水。全词通过写景和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